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5、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A(-2,3),B(-3,1),连接AB,平移线段AB得到线段A1B1,若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为(3,4),则点B1的坐标为
(2,2)
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
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解答:解:根据题意: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3,1),
若A1的坐标为(3,4),即线段AB向上平移1个单位,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线段A1B1
B1点的规律同以上规律,则B1的坐标为(2,2).
故答案填:(2,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平移及平移特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7、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A(-1,O)、B(1,2).连接AB,平移线段AB得到线段A1B1,若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为(2,-1),则B的对应点B1的坐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D(1,-4),E(1,2),F(3,0),那么,△DEF的面积为(  )
A、6B、7C、8D、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点A(-8,0)、B(2,0)、C(
163
,0)
精英家教网O为坐标原点.以AB为直径的⊙M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D.
(1)求直线CD的解析式;
(2)求证:直线CD是⊙M的切线;
(3)过点A作AE⊥CD,垂足为E,且AE与⊙M相交于点F,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个根分别是AE和A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分别在x轴、y轴上,其中C,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0,-3).两动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点Q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CDA向终点A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
(1)求菱形ABCD的高h和面积s的值;
(2)当Q在CD边上运动,x为何值时直线PQ将菱形ABCD的面积分成1:2两部分;
(3)设四边形APCQ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要写出x的取值范围);在P、Q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是否存在y的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并指出此时P、Q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