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在Rt△AOB中,∠AOB=90°,OA=3cm,OB=4cm,以点O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设P、Q分别为AB、OB边上的动点它们同时分别从点A、O向B点匀速运动,速度均为1cm/秒,设P、Q运动时间为t(0≤t≤4)
(1)AB的长为______cm.
(2)过点P做PM⊥OA于M,则P点的坐标为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求△OPQ面积S(cm2)与运动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是多少?
(4)探究△OPQ能否为直角三角形,若能,请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1)∵OA=3cm,OB=4cm,
∴AB==5cm.

(2)∵△APM∽△ABO,
==
∴MP=,AM=
∴P(,3-).

(3)如图:
过点P作PN⊥OQ于点N,则PN=3-
S=OQ•PN
=t(3-
=-t2+t
∵a=-<0,
∴当t=时,S有最大值,且S最大值=

(4)△OPQ能成为直角三角形.
∵∠POQ<90°,OQ=t>ON,∠OQP<90°,
∴只有∠OPQ可能是90°,
当∠OPQ=90°时,
△OPN∽△PQN,
=
∴PN2=ON•NQ
即:=×
解得:t1=3,t2=15,
∵OB=4<15,
∴t=3.
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AB的长.
(2)根据△APM∽△ABO,可以求出点P的坐标.
(3)过点P作PN⊥OQ于点N,得到S与t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S的最大值以及对应的t值.
(4)分别以∠OPQ=90°和∠OQP=90°确定t的值.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线段AB的长.(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点P的坐标.(3)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二次函数,并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确定S的最大值和对应的t值.(4)先确定可能是90°的角,然后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t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Rt△AOB中,∠AOB=90°,OA=3cm,OB=4cm,以点O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设P、Q精英家教网分别为AB、OB边上的动点它们同时分别从点A、O向B点匀速运动,速度均为1cm/秒,设P、Q移动时间为t(0≤t≤4)
(1)过点P做PM⊥OA于M,求证:AM:AO=PM:BO=AP:AB,并求出P点的坐标(用t表示);
(2)求△OPQ面积S(cm2),与运动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是多少?
(3)当t为何值时,△OPQ为直角三角形?
(4)证明无论t为何值时,△OPQ都不可能为正三角形.若点P运动速度不变改变Q的运动速度,使△OPQ为正三角形,求Q点运动的速度和此时t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Rt△AOB中,∠ABO=90°,OB=4,AB=8,且反比例函数y=
k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分别交OA、AB于点C和点D,连结OD,若S△BOD=4,
(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求C点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3•咸宁)如图,在Rt△AOB中,OA=OB=3
2
,⊙O的半径为1,点P是AB边上的动点,过点P作⊙O的一条切线PQ(点Q为切点),则切线PQ的最小值为
2
2
2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3•安溪县质检)如图,在Rt△AOB中,∠AOB=90°,OA=3,OB=4,将△AOB沿x轴依次以点A、B、O为旋转中心从①的位置顺时针旋转,分别得②、③、…,则:
(1)旋转得到图③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12,0)
(12,0)

(2)旋转得到图⑩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36,0)
(3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3•南岗区一模)如图,在Rt△AOB中,∠AOB=90°,且AO=8,BO=6,P是线段AB上一个动点,PE⊥A0于E,PF⊥B0于F.设
PE=x,矩形PFOE的面积为S
(1)求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x为何值时,矩形PFOE的面积S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