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73544  273552  273558  273562  273568  273570  273574  273580  273582  273588  273594  273598  273600  273604  273610  273612  273618  273622  273624  273628  273630  273634  273636  273638  273639  273640  273642  273643  273644  273646  273648  273652  273654  273658  273660  273664  273670  273672  273678  273682  273684  273688  273694  273700  273702  273708  273712  273714  273720  273724  273730  273738  366461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解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先化简:,再选取一个恰当的x的值代入求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点A、F、C、D在同一直线上,点B和点E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B=DE,∠A=∠D,AF=DC.

(1)求证:四边形BCEF是平行四边形,

(2)若∠ABC=90°,AB=4,BC=3,当AF为何值时,四边形BCEF是菱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不透明的袋子中有四张标着数字1,2,3,4 的卡片,这些卡片除数字外都相同.甲同学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出两张卡片,并把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如图是他所画的树状图的一部分.

(1)由如图分析,甲同学的游戏规则是:从袋子中随机抽出一张卡片后 (填“放回”或“不放回”),再随机抽出一张卡片;

(2)帮甲同学完成树状图;

(3)求甲同学两次抽到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低碳环保,你我同行”,两年来,南京市区的公共自行车给市民出行带来切实方便,电视台记者在某区街头随机选取了市民进行调查,调查的问题是“您大概多九使用一次公共自行车?”,将本次调查结果归为四种情况:A 每天都用;B 经常使用;C 偶尔使用;D 从未使用.将这次调查情况整理并绘制如下两幅统计图:

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活动共有 位市民参与调查;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结果,若该区有46万市民,请估算每天都用公共自行车的市民约有多少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学校举行数学知识竞赛,设立了一、二、三等奖,计划共购买45件奖品,其中二等奖奖品件数比一等奖奖品件数的2倍还少5件,已知购买一等奖奖品x件.各种奖品的单价如下表:

奖品

一等奖奖品

二等奖奖品

三等奖奖品

单价(元)

12

10

8

(1)学校购买二等奖奖品 件,三等奖奖品 件;(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若购买三等奖奖品的费用不超过二等奖奖品的费用的2倍,学校为节省开支,应如何购买这三种奖品?总费用最少是多少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平地上一幢建筑物AB与铁塔CD相距40m,在建筑物的顶部测得铁塔底部的俯角为37°,测得铁塔顶部的仰角为26.6°,求铁塔的高度.

(参考数据:sin26.6°≈0.45,tan26.6°≈0.50;sin37°≈0.60,tan37°≈0.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以AB为直径的⊙0经过点D,E是⊙O上一点,且∠AED=45°,

(1)求证:CD是⊙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3,AE=5,求∠DAE的正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的路程y(千米)与所用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表示轿车离甲地的路程y(千米)与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求线段CD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2)求E点的坐标,并解释E点的实际意义;

(3)若已知轿车比货车晚出发2分钟,且到达乙地后在原地等待货车,则当x= 小时,货车和轿车相距3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距离的本质是“最短”,图形之间的距离总可以转化为两点之间的距离,如“垂线段最短”的性质,把点到直线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点(垂足)的距离.

一般的,一个图形上的任意点A与另一个图形上的任意点B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叫做两个图形的距离.

(1)如图1,过A,B分别作垂线段AC、AD、BE、BF,则线段AB和直线l的距离为垂线段 的长度.

(2)如图2,Rt△ABC中,∠ACB=90°,∠B=30°,CD⊥AB,AD=2,那么线段AD与线段BC的距离为 .

(3)如图3,若长为1cm的线段CD与已知线段AB的距离为1.5cm,请用适当的方法表示满足条件的所有线段CD.

注:若满足条件的线段是有限的,请画出;若满足条件的线段是无限的,请用阴影表示其所在区域.(保留画图痕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