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明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甲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2)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大小与像离小孔的远近有关,于是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坐标中画出h和s的关系图像。

(3)从图中可以看出h和s满足的关系是:

(4)将蜡烛向上方移动,则它在半透明纸上的像将向 (填上方、下方)移动

(5)小明发现:夏天,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缝隙,会在地面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光斑,它们实际是 ,其形成原理是:

(6)接着,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丙所示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青阳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

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丹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为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2)当研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该选用质量______的两个小球从斜面上______高度由静止滚下(选填“相同”或“不同”)。

(3)某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它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自由滑下,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钢球的质量m/kg

0.1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木块滑行距离s/m

0.12

0.10

0.12

0.12

0.11

0.13

0.12

该同学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得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无关,你认为实验结论与物理事实是否相符?______(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你认为出现此实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丹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阻力G的力臂与动力F的变化分别是

A.变大、变小 B.变大、变大

C.变小、变大 D.变小、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丹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采用 的方法使其液化,液化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严冬时节,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 (选填“室内”、“ 室外”或“室内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 变化名称)形成的。严冬时节里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是 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 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W1 W2,P1 P2(两空均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