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初中学生体育测试中的一个项目,男子1000 m跑测试评分标准如下表所示:张亮同学要想在本项测试中取得100分,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至少为_______m/s.

4.76 【解析】由表格可得若张亮取得100分,则跑完全程所用时间至少为210s,故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至少为v=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 ( )

A. 频率高 B. 音色好 C. 响度大 D. 速度快

C 【解析】声音的三个要素:响度、音调、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即响度。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东阳山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电流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示电荷移动的快慢 B. 电流强度表示电流的大小

C.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则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D. 通电时间越长,则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小

B 【解析】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用电流强度表示电流的大小,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由公式I= 可知,通电时间的大小无法判断,所以无法判断电流的大小,故C不符合题意;通电时间越长,由公式 I=可知,电荷量的大小无法判断,所以无法判断电流的大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北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在水池边看到水里面“鱼在云中游”的景象,则看到的“鱼”和“云”(  )

A. 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 “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云”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C. 都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 “鱼”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云”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B 【解析】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空中的白云以水面为反射面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因为它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 看到的鱼是由水中的鱼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是鱼的虚像.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因为它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 综上分析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提优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整个路程中做_______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

匀速 20 【解析】试题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里程碑之间的距离已知,通过里程碑的时间也知道;再根据公式v=判定速度是否相同,当速度相同时,说明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否则不是. 根据v=即可求得速度的大小. 【解析】 第1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v1===20m/s; 第2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v2===20m/s; 第3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v3===20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提优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 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 B. 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C.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 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

B 【解析】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通过的路程先变小后变大,根据,小球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做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一直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沿斜面向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因此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故B正确,符合题意为答案。 若小球做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提优试卷 题型:单选题

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p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

A. 2.5 μm=2.5 μm×10-6m B. 2.5 μm=2.5×10-5 dm

C. 2.5 μm=2.5×10-5 cm D. 2.5 μm=2.5×10-9 m

B 【解析】长度单位换算时根据要求要数字不变,乘进率,单位换,科学记,因1dm=10cm=100mm=105 μm,故 2.5 μm=2.5×10-5 dm,答案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列同一选项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和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都是采用模型法来研究问题的.故A用的研究方法相同; B、通过亮度来判断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和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来判断磁性强弱两个实验,都用的是转换法.故B中两个实验用的研究方法相同; C、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都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C中两个实验用的研究方法相同; D、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练习2 题型:单选题

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即能源革命.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能都是原子核分裂时释放出来的能量

B. 地球50亿年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的源泉

C. 电能和风能都是通过消耗一次能源得到的二次能源

D. 化石能源、核能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解析】核能包括聚变和裂变两种方式获得能量,A错。今天的化石能源核能等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太阳能,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的生物,化石能源来自于动植物,因此B对。电能是二次能源,是风能或者水能转化而来的。C错。化石能源和核能都来自于地下的矿物质,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