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现代社会上汽车大量增加,交通事故也在增多,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制动器发生作用到汽车完全停下来,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驾驶员驾驶一辆保养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v/(km•h-1反应距离s1/m制动距离s2/m停车总距离s/m
407815
60112031
100195473
(1)分析上述数据,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果在雨雪天,汽车的制动距离又将怎样变化?并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
(2)利用上表数据计算得出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若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100km,消耗汽油10L,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30%用来驱动汽车做有用功,计算这辆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汽油的密度为0.7×103kg/m3,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分析 (1)分析汽车的不同速度和不同的制动距离可得出结论;从雨雪天路面湿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分析原因;
(2)反应时间可以利用反应距离除以初速求得.
(3)知道汽油的体积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汽油的质量;又知道汽油的热值,利用Q=mq求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求出了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又知道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30%用来驱动汽车做有用功,据此求出用来驱动汽车做的有用功W;
知道轿车行驶的距离,根据W=Fs求轿车牵引力;
又知道轿车匀速行驶,根据F=f求匀速行驶时轿车受到的阻力.

解答 解:(1)比较一、三列的数据可知,汽车的速度越快,其制动距离就会越长,因此,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汽车的速度;
在雨雪天,汽车的制动距离变长,因为雨雪天路面湿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对汽车的阻力会变小,因此,其制动距离将会变长;
(2)以第一组数据为例,由v=$\frac{s}{t}$可得,t=$\frac{s}{v}$=$\frac{0.007km}{40km/h}$=0.000175×3600s=0.63s,依次计算不同速度下司机的反应时间,可得出其大至的范围为0.63s;
(3)V=10L=10×10-3m3
由ρ=$\frac{m}{V}$,可得m=ρV=0.7×103kg/m3×10×10-3m3=7kg,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mq=7kg×4.6×107J/kg=3.22×108J;
由题知,用来驱动汽车做的有用功:
W=Q×30%=3.22×l08J×30%=9.66×107J
因为W=Fs,
所以轿车牵引力:
F=$\frac{{W}_{有}}{s}$=$\frac{9.66×1{0}^{7}J}{1×1{0}^{5}m}$=966N,
又因为轿车匀速行驶,所以轿车受到的阻力:
f=F=966N.
答:(1)分析上述数据,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汽车的速度;
如果在雨雪天,汽车的制动距离又将变长;因为雨雪天路面湿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对汽车的阻力会变小,因此,其制动距离将会变长;
(2)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0.63s;
(3)这辆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966N.

点评 理解与反应时间是和反应距离和车速的对应的是此题的难点.本题考查还了密度的计算、功的计算、效率的计算、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公式多,环环相扣,注意灵活运用,属于难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C.深秋淸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为李明同学“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其中图甲和图乙所用的是粗糙程度相同且较光滑的木板,图丙用的是较粗糙的木板,小明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A: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
猜想B: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C: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过程:
(1)实验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是使拉力等于摩擦力;
(2)为验证猜想A,比较图甲和图乙可得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得出:压力一定,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将图甲中的木块侧放进行实验,测出的摩擦力与图甲实验所测出的摩擦力相同,可验证猜想C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灯泡的亮度将变暗(填“变亮”或“变暗”),电压表示数将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妈妈买了一只银手镯,为了初步判断是不是纯银制成的,小明利用首饰店的电子天平,溢水杯、大小合适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电子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底板水平
B.将手镯放在电子天平的托盘上,液晶屏显示如图,则手镯的质量为25.230g;
C.用电子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22.060g
D.将手镯浸没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烧杯收集溢出来的水
E.用电子天平测量溢出来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460g
(1)手镯的密度为10.5g/cm3(保留一位小数)
(2)测量前,若电子天平底板没有调水平,则测得的质量偏小(填“小”或“大”).
(3)由于溢水管口残留有少量水,由此会导致测得的密度偏大(填“小”或“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1)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下(选填“上”或“下”)调整.
(2)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倒立、放大(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选填“实”或“虚”)像;
(3)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图乙所示.
①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是实验现象更明显.
②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便于比较像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小珍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在某两点之间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5~2A,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4~10V,小珍通过推算,得出四个结论:①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5Ω;②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范围2~20Ω;③电源电压为15V;④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为6~24W.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一块长方体松木漂浮在水面上,若此时松木露出水面的体积为2m3
(1)画出此时松木的受力示意图;
(2)这块松木的质量约为多少?
(3)若这块松木在水下的底面积为5m2,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有多大?
(4)在这块松木上最多可以放置多少千克的货物才能刚好不沉入水中?(ρ=1.0×103kg/m3、ρ松木=0.6×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将含有一空心铝球的冰块投入平底水槽中,冰块内空心铝球的体积V=10cm3,当冰块(含空心铝球)悬浮时,排开水的体积V=45cm3.冰全部熔化后,浸没在水中的空心铝球沉入水底,已知冰的密度ρ=0.9×103kg/m3,(g取10N/kg)求:
(1)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悬浮时的重力;
(2)空心铝球最终对水槽底部的压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