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一种造型可爱的迷你小风扇,这种小风扇使用的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3 V,正常工作时通过线圈的电流为0.5 A,线圈电阻约为1 Ω,试求这种迷你风扇正常工作10分钟:

(1)电风扇消耗的电能____;

(2)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_____;

(3)若电动机被卡住时电动机的线圈不能转动,此时电动机线圈可以看成一个定值电阻,它消耗的电能全部用来产生热量,请计算电动机被卡住10分钟内产生的热量___,并说明电动机被卡住时为什么容易被烧坏____.

900 J 150 J 5 400 J 线圈卡住无法转动时,电能无法转化为机械能,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因此产生大量的热,温度迅速升高,会损坏电机. 【解析】(1)电动机消耗的电能:W=UIt=3V×0.5A×10×60s=900J;(2)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线圈上产生的热量Q=I2Rt=(0.5A)2×1Ω×10×60s=150J,(3)线圈卡住无法转动,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 =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西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甲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乙所示,则( )

A. 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 甲、乙都为凸透镜

C. 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D. 甲、乙都为凹透镜

B 【解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甲、乙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因此两图都应是凸透镜,故B正确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同步检测题 含答案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个电路图中,电阻R0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未知且保持不变,以下四个电路图中不能测出Rx阻值的是(  )

A. B. C. D.

B 【解析】A. 断开S时,由电流表的示数可知通过R0的电流,则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源电压;闭合S,则Rx与R0并联,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出通过Rx的电流,则由欧姆定律可求得Rx的阻值,故A正确;B. 当开关接1时,若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法正确,此时可以测出R0两端电压,但接下来把开关接到2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此时就变得相反了,测不出RX的电压,也就无法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求出RX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三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小明对图象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

B. 当乙两端电压为2.5V,其电阻值为10Ω

C. 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2V

D. 若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4A

C 【解析】A.由图象可知,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A,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的电流为0.5A, 由可得,乙的阻值,故B错误;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均为0.3A, 由图象可知此时U甲′=1.5V、U乙′=0.5V, 由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三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有一个标有“2.5V 0.3A”的小灯泡,计算得到它的灯丝电阻是_____Ω;但用欧姆表(测量电阻的仪表)测得的结果是2.5Ω.关于这个差异,最合理的解释是:金属的电阻受_____影响.

8.3 温度 【解析】【解析】 由欧姆定律可得,小灯泡的电阻: 。 温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因为小灯泡在工作时,钨丝温度升高,电阻变大,所以伏安法测电阻会受温度的影响;而欧姆表是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测量的电阻会有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焦耳定律》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四个相同水槽中盛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纯水,现将阻值为R1、R2的电阻丝(R1<R2),分别按下图的四种方式连接放入水槽,并接入相同电源.通电相同时间后,水温最高的是( )

A. B. C. D.

D 【解析】根据电阻越串联越大,越并联越小的规律可知图D电阻最小,由电功公式W=t可知,在电压U与通电时间t相等的情况下,电路总电阻R越小,电路产生的热量越多;电路产生的热量越多,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水的温度越高,故D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焦耳定律》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这是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

A. 导体的电阻的关系

B. 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关系

C. 导体的长度的关系

D. 通电时间的关系

B 【解析】试题分析:在实验中,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再接入原电路,使通过左边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与通过右边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的关系.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物理八下 第6章  6.1 物体的质量 同步练习题 题型:综合题

小芳、小于和小江三位同学在探究“物体的状态对质量大小的影响”时提出了多种实验方案:

小芳的方案:

①将一块冰放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冰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将放有冰块的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使冰全部熔化成水;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其中水的总质量为m2.

小于的方案:

①将盛有适量热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1;

②将冰块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2;

③将冰块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让冰熔化成水;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其中水的总质量为m3,现在请你将她们两人的发现和结论写出来.

(1)小芳通过比较_____,发现冰熔化后,其质量是_____;小于通过比较_____,发现冰熔化后,其质量是_____.

(2)小芳和小于当中谁的结论是正确的?_____.另一个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3)爱动脑的小江发现小芳、小于的方案都有缺陷,提出了一种既简捷又方便的实验.请你写出小江是如何进行实验的_______.

m1和m2 减小的 ;m1+m2和m3 不变的 小于 原因一是冰放在烧杯中测质量的过程中,由于冰温度太低,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烧杯壁上,导致m1的测量结果偏大;原因二是用酒精灯加热使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水不断蒸发,所测的m偏小; 答:将冰块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称出其质量记作m1;等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再称其质量,记作m2,比较m1和m2大小,就能得到物体质量与状态的关系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应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