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在学习了杠杆和滑轮的知识后,细心观察了生活中现象,并提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船桨、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

B. 使用滑轮组时,可以省力,同时可以省距离

C. 一个人将头部抬起或踮起脚跟,头部、脚板可以看作杠杆

D. 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靠近,是为了减少阻力臂

【答案】B

【解析】

A.船桨、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都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滑轮组时,可以省力,但不能同时省距离,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C.一个人将头部抬起或踮起脚跟,头部、脚板可以看作省力杠杆,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靠近,往剪刀轴靠近,减小了阻力臂,由可知:阻力臂越小,越省力,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舞蹈节目表演中,一位白衣舞者穿着很长的大皮鞋,站在睡眠舞台上想观众表演“超级前 45°动作” 。如图,舞者双脚不动,整个身子笔直缓慢向前倾斜45°却不倒下。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舞者的鞋子可能很重,有助于降低重心

B. 在保持前倾时,在舞者的鞋底可能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

C. 舞者对地面的压力与舞者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舞者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舞者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节(左/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实验时便于测量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_________(能/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_________

4)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

A.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偶然因素,寻求普遍规律

5)下列属于杠杆平衡条件应用的是_________

A.温度计 B.托盘天平 C.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L1L2均能发光.过一会儿,两灯都熄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

A. Ll灯丝断了 B. L1短路 C. L2灯丝断了 D. L2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热水瓶盛水量与保温效果之间的关系,某实验小组用规格和保温性能完全相同的热水瓶(容积均为2L),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他们在7个热水瓶中装入不同水量但初温相同的热水,经过相同时间,测量各个热水瓶中的水温,并根据所得数据经计算绘出图的图象.

1)该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是盛水量、初温和______

2)由图象可知,本次实验中保温瓶的盛水量为______L时,保温效果最好,从图象我们可以得到的大致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人们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撬石块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以B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1向下撬;

方法二:以A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2向上撬.(木棒自重不计)若石块压在棒上的D点正好是AB的中点,方法________更省力一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 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两次受到的摩擦力不一样大

B. 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 木块两次的动能一样多

D.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做功的功率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杠杆AB可绕O转动,绳AD连在以A为圆心的弧形导轨MN上,D可在MN上自由滑动,当绳的D端从NM滑动过程中,杠杆仍保持平衡,则AD对杠杆的拉力变化情况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李家的电能表,她家所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_____W.将一台额定功率为880W的电暖气单独接入电路中,正常工作30min,通过电暖气的电流是_____A,电能表的转盘转了_____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