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使烧杯中的水缓慢升温的最终目的是
使固体受热均匀
使固体受热均匀

(2)从图象乙中可看出,该固体是
晶体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从图象乙中可看出,在t1~t2区间,物体熔化过程的特点
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分析:(1)本实验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使烧杯中的水缓慢升温,这样固体受热均匀更便于观察,若固体受热均匀有可能找不出温度的变化规律,导致实验失败.
(2)晶体和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表现在图象上,晶体熔化有一段图象是水平的,而非晶体是一直上升的.
(3)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1)实验中,使烧杯中的水缓慢升温,使固体受热均匀更便于观察.
(2)由图乙可知,图象中变化曲线有呈水平方向的一段,就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故该固体是晶体.
(3)从图象乙中可看出,在t1~t2区间,物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使固体受热均匀;(2)晶体;(3)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实验的关问题,其中有操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还有对图象的认识情况.对以后的学生实验是一个很好导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32、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小明将适量的某固体的粉末装在试管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将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其目的是
使粉末均匀受热

(2)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则深度适当的标准是什么?
装有粉末部分全部浸没在水中,但不能碰到烧杯底部

(3)小明在实验中观察到在第3min末开始出现液体,第6min末全部变为液体.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该物质吸热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是:
温度随时间的增长而升高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物质温度t/℃ 42 47 53 60 65 69 72 76 81 87
(4)该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非晶体
.理由是: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鞍山模拟)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根据正确实验获得的信息,画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中可看得出的信息有:
固体的熔点是80℃
固体的熔点是80℃

在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在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如图丙,在实验的某时刻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读出此时温度是
94
94
℃,物体处于
 态(选填“固”、“液”、“固液共存”).
(3)试管内物质在第7min具有的内能
小于
小于
 在8min具有的内能(选填“等于”、“大于”“小于”),你判断的依据是
第7min较第8min吸热小
第7min较第8min吸热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泗洪县模拟)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为什么酒精灯不直接给试管加热,而要通过“水浴法”加热?
使试管受热均匀
使试管受热均匀

(2)试管中的固体最好是颗粒状还是粉末状?
粉末状
粉末状

(3)根据正确实验获得的信息,划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从图象中可看出,该固体的熔点是
80
80
℃.
②从图象中可看出,在0~t1区间,单位时间内固体的温度变化越来越小.请这个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根据Q=cm△t,由于c不变、m变化忽略不计,所以单位时间内水的温度变化越来越小,固体的温度变化也就越来越小.
根据Q=cm△t,由于c不变、m变化忽略不计,所以单位时间内水的温度变化越来越小,固体的温度变化也就越来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钟表
钟表
温度计
温度计

(2)该实验中,石棉网的作用是:
使烧杯底部均匀受热
使烧杯底部均匀受热

(3)加热过程中,要使试管中固体粉末内外的温度始终趋于一致,应进行的操作是:
用搅拌器持续搅拌固体粉末
用搅拌器持续搅拌固体粉末

(4)画出的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知:
AB段温度变化规律是:
温度随时间上升得越来越慢
温度随时间上升得越来越慢

CD段温度变化规律是:
温度随时间上升得越来越快
温度随时间上升得越来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