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尝试利用“等效替代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探究目的】粗略测量待测电阻RX的值
【探究器材】待测电阻RX、一个标准的电阻箱(元件符号),若干开关、干电池、导线和一个灵敏度良好的电流表(电流表量程足够大).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用字母表示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步骤:①开关断开,并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3)写出RX的表达式:RX=______.
【答案】分析:因为题目中已经说明要求利用等效替代法来解决问题,也就是用这个标准的电阻箱(看得出电阻阻值)来代替待测电阻.那么,怎么判定是等效的?这就是利用电流表,电流表的示数相同,说明电阻箱和待测电阻起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解答:解:(1)要等效,让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即要先让待测电阻接入电路,看下电流表示数;然后再让电阻箱接入电路,调到电流表示数相同.此时的电阻箱和电阻等效了,说明它们的阻值是相等的.基于这个考虑,可以把电阻箱和待测电阻并联,并分别用开关控制,具体如答案.
(2)具体实验过程为:先只闭合开关S2,记下此时的电流表示数I,此时只有待测电阻接入电路;再把S2断开,闭合S1,此时只有电阻箱接入电路,调节电阻箱电阻,使电流表示数也为I,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此时“等效”了,故待测电阻阻值与电阻箱阻值相等,即Rx=R.
故本题答案为:
(1)如图:

(2)②只闭合开关S2,记下此时的电流表示数I
③把S2断开,闭合S1,调节电阻箱的电阻,使电流表示数也为I,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
(3)R.
点评:这种测量未知量的探究实验,最终一般都会要求写出表达式.此类题要注意的两点:一是只需要写最终的表达式,中间的推导过程不需要写,同样,步骤中也不需要写公式的推导;二是写步骤时测出的物理量要用字母表示,最终的表达式中所用到的字母,必须在前面的步骤或是已知中有出现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尝试利用“等效替代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探究目的】粗略测量待测电阻Rx的值.
【探究器材】待测电阻Rx、旋转式电阻箱,若干开关、干电池、导线和一个刻度不准确但灵敏度良好的电流表(电流表量程足够大).
信息链接:旋转式电阻箱属于一种变阻器,如图所示,利用它可以在电路中准确调节电阻值,元件符精英家教网.电阻箱连入电路时可以通过旋钮指针指向的数字及旋钮下的“倍率”的对应关系读出此时的电阻值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在下边的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用字母表示需要测出的物理量:
第一步:开关断开,并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精英家教网
(3)写出Rx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红塔区)“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尝试利用“等效替代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探究目的】粗略测量待测电阻RX的值
【探究器材】待测电阻RX、一个标准的电阻箱(元件符号),若干开关、干电池、导线和一个灵敏度良好的电流表(电流表量程足够大).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用字母表示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步骤:①开关断开,并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3)写出RX的表达式:RX=
R
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对比分析①②③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对比分析①③④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没有关系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没有关系

对比分析①④⑤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小于
小于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形状的改变,忽视了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3)“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如图所示,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物理知识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自身重力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自身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对比分析①②③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对比分析①③④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对比分析①④⑤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形状的改变,忽视了__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3)“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如图所示,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物理知识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对比分析①②③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对比分析①③④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对比分析①④⑤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形状的改变,忽视了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3)“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如图所示,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物理知识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