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顺利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这次交会对接试验将为我国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奠定重要技术基础.如图所示,对接好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
静止
静止
的;分离时,锁紧机构依次解开,两个对称的弹簧提供了推力,飞船离天宫越来越远,说明了力是物体
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
改变的原因;然后飞船在
弹力
弹力
(重力/弹力)的作用下,迅速落向地球,交会对接试验完成.
分析:(1)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只有地球附近的物体才受重力作用.
解答:解:(1)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后,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飞行器来说是静止的;
(2)分离时,飞船离天宫越来越远,飞船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了改变,因此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月球上的物体不再受重力作用,因此飞船在弹力的作用下,迅速落向地球.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状态;弹力.
点评:此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力的作用效果,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判断,只要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运动状态就是改变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德州)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经过地面引导、自动追踪、最终逼近、对接合拢四个步骤,成功连成一个整体,如图所示.此时以神州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
静止
静止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整个交会对接过程的实现是利用
电磁波
电磁波
传递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连云港二模)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和一个月前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立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这一对组合体将携手遨游太空两周(如图).对接完成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八号是
静止
静止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其轨道近地点距地面约200Km,其在太空收集的信息传到地面只需
6.7×10-4
6.7×10-4
 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和一个月前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这一对组合体将携手邀游太空两周(见下图甲).
(1)对接完成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
静止
静止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当神八发射升空时,它从地面加速上升,在这过程中它的动能
变大
变大
,重力势能
变大
变大
,机械能
变大
变大
.(变小、不变、变大)
(2)两个重达8吨多的庞然大物都是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的.运载火箭的头部涂有一种特殊材料的保护层,它在与空气作用升温后会熔化,并迅速
汽化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
吸收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了大量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不再升高,从而保护了火箭.
(3)图乙是安装在神舟八号轨道舱内的摄像机拍摄到的对接过程中的天宫一号,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
透镜.通过摄像机镜头所成的是一个
选填“正”或“倒”)立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经历了捕获、缓冲、拉近、锁紧的过程,最终实现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为建设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飞船绕行速度大约7800m/s,合
7.8
7.8
km/s;对接过程中各种信息是通过
电磁波
电磁波
传递到地球上来的;据测算,航天员在返回舱失重状态下翻一个跟头对地就飞行了351km,则他完成一个跟斗动作所需要的时间约
45
45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和一个月前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这一对组合体携手遨游了太空两周.安装在神州八号轨道舱内的摄像机拍摄到了对接过程中的天宫一号,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
 
透镜.摄像机能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镜头用抗高温的石英材料制成,这是因为石英的
 
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