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4?青岛)由吃小包装食品所想到的
小宇和晓丽周末到崂山的“九水十八潭”游玩.该吃午饭了,他俩从背包中取出事先购置的各种小包装食品,准备饱餐一顿.小宇拿了一包塑料包装的牛肉干,晓丽拿了一包塑料包装的薯片.

晓丽正吃得津津有味,可小宇还在费劲地撕着包装袋呢!小宇不解地说:“你力气比我还大?!这么容易就将包装袋撕开了?”晓丽也奇怪地看了看这包牛肉干,明白了.她对小宇说:“你看,我这包薯片的包装袋上有一个三角形的缺口,你的没有.”
他俩又检查了其它小食品的包装袋,发现有的是半圆形的缺口,有的是直线形(裂缝形)的缺口…
物理课堂培养出的探究意识,促使他俩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个物理探究课题…
请你也像他俩那样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一个探究课题,并完成如下的探究报告:
(1)探究课题:
撕物体时力的作用效果与是否有缺口有关吗?
撕物体时力的作用效果与是否有缺口有关吗?

(2)猜想:
有关
有关

(3)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器材:
六张相同的纸,三张有缺口,三张无缺口
六张相同的纸,三张有缺口,三张无缺口

实验步骤:
(1)将纸分成三组,每组分别有一张有缺口的和一张无缺口的;
(2)实验第一组:沿缺口撕那张有缺口的纸张,感觉一下用力的大小;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撕那张无缺口的纸张,感觉一下用力的大小.
(3)实验第二、三组:用同样的方法撕其余两组有缺口和无缺口的纸张,感觉一下每一次用力的大小并将结果记入下表.
(1)将纸分成三组,每组分别有一张有缺口的和一张无缺口的;
(2)实验第一组:沿缺口撕那张有缺口的纸张,感觉一下用力的大小;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撕那张无缺口的纸张,感觉一下用力的大小.
(3)实验第二、三组:用同样的方法撕其余两组有缺口和无缺口的纸张,感觉一下每一次用力的大小并将结果记入下表.

实验记录表格:

(4)预测实验:
如果猜想正确,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撕每一组纸张时用力的大小均不同.
撕每一组纸张时用力的大小均不同.

(5)饱餐一顿后,小宇又拿出一袋瓜子,尽管包装袋上没有缺口,但也较容易地将包装袋撕开了.他仔细一看,发现包装袋是牛皮纸做的.针对这一现象,请你提出一个探究课题:
物体本身能承受的撕力是否与构成物体的材料有关?
物体本身能承受的撕力是否与构成物体的材料有关?
分析:①要将包装袋撕开,发现包装袋有缺口,所以提出的研究课题是撕开包装袋用力大小与有无缺口是否有关,随后可以提出自己的猜想;
②然后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在材料的选择上,使用相同材质的大小厚薄都相同的纸张六张.要分成两组,三张有缺口,三张没有缺口;
③进行实验,先后三次分别撕开有缺口和没有缺口的纸张,体验并记录所用力的大小;
④预测实验,如果猜想正确,每一组撕开纸张所用的力是不同的;
⑤纸张不同,用力不同,所以可以围绕材质对力的效果进行猜想.
解答:答:
(1)探究课题:撕物体时力的作用效果与是否有缺口有关吗?
(2)猜想:有关.
(3)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器材:六张相同的纸,三张有缺口,三张无缺口
实验步骤:
(1)将纸分成三组,每组分别有一张有缺口的和一张无缺口的;
(2)实验第一组:沿缺口撕那张有缺口的纸张,感觉一下用力的大小;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撕那张无缺口的纸张,感觉一下用力的大小.
(3)实验第二、三组:用同样的方法撕其余两组有缺口和无缺口的纸张,感觉一下每一次用力的大小并将结果记入下表.
实验记录表格:

(4)预测实验:
如果猜想正确,将会出现的现象是:撕每一组纸张时用力的大小均不同;如果不正确,将会出现的现象是:撕每一组纸张时用力的大小均相同.
(5)物体本身能承受的撕力是否与构成物体的材料有关?
点评:食品包装袋上有一个缺口,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少会有人对此进行一番探究.以此作为试题素材,意图是拉近科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对身边日常现象的探究兴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4?青岛)回顾所用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4?青岛)下列知识结构有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4?青岛)家庭用电问题
下面是小宇家的用电器和电路布线图:

下面是小宇家几台家用电器的铭牌:




(1)小宇发现洗手间的灯不亮了,而灯泡没坏.于是他闭合开关,用试电笔分别测试a、b…f各点,发现测试a、b、c三点时试电笔发光,而测试d、e、f时不发光.这说明
cd
cd
两点间发生了
断路
断路
.于是他很快修好了该电路.
(2)夏天的夜晚,小宇洗完衣服正在用洗衣机脱水,三只“220V 60W”的灯和其它的用电器都在正常工作,这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是
3.1
3.1
A.
(3)这天,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来收电费了,他观察了现在的电度表盘,然后从笔记本上查出上个月的示数是106.7kW?h,若按每度电0.6元计算,小宇家本月应该缴电费
42.3
42.3
元.下图是去年一年小宇家耗电情况的图象,可见
8
8
月份用电最多.


(4)在电阻一定时,电流越大,导体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
越多
越多
.根据这一原理,小宇家的电路中加入了保险丝.保险丝是由电阻比较
、熔点比较
的铅梯合金制成.当电流过大时,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保险丝自动
熔断
熔断
,保护了电路.
(5)小宇在看电视新闻,电视中的信息源于从电视台发出的信号.该信号被电视机的
线接收下来,然后通过
显像管
显像管
将电信号变成图象;通过
扬声器
扬声器
将电信号变成声音.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图象、听到声音.
(6)小宇想在卧室安装一个照明电灯和一个红色电源指示灯.要求:只要有电,红色电源指示灯就一直亮着;照明电灯则由开关控制.请你在图中卧室的位置帮他画好电路图.

(7)小宇做了一个可以调节亮度的迷你型夜灯,已知小灯泡铭牌是“6V 3.6W”,电池电压为9V,变阻器的变阻范围是0~20Ω,灯泡的发光效率为30%.变阻器的电阻调至多大时,小灯泡实际功率是2.5W?此时小灯泡的发光功率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4?青岛)研究噪声问题
小宇在阅读《科海奇闻》一书时,看到这样一条奇闻: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空军在俄克拉荷马市上空做超音速飞行实验,飞机每天在10000米的高空飞行8次.半年以后,当地一个农场饲养的10000只鸡中,有6000只被飞机轰鸣声杀死,幸存的4000只鸡,有的羽毛全部掉光,有的干脆不下蛋了.
    这则奇闻引起了小宇他们学习小组对噪声研究的好奇心.于是,小组内的各位同学又分头查阅了许多资料,得到了如下的一些信息:
    噪声引起的耳病有耳鸣和耳聋两种.
   噪声会损害眼睛,使人视力减弱,色觉、色视野发生异常,对所见事物判断失误.
  高架路两侧的隔音墙一般用塑料板或薄钢板制作,双层内夹入吸声材料,并弯成一定弧度.使噪声被阻挡和不断反射而消耗能量.   确定一种声音是否为噪声,还要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如音乐很优美,但当夜深人静放音乐,则它是噪声.   噪声的克星是抗噪声的材料.如,多孔的纤维材料,当噪声进入小孔,就会引起纤维振动,从而将能量消耗.   在马路两旁植树,树木有着浓密的枝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当噪声通过树木,枝叶会吸收一部分声波,使声音减弱.
   噪声可以发电,利用“声波接受器”将噪声存放之后,经“声电交换器”来发电.
   噪声可使杂革提前生长,以便于除掉.
  练歌房的墙面制成楔形图案状,当声波到达楔形物体后,反射的声波就钻进里面,无法反射出来,声波就大大地被吸收了.   城市噪声有四种: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生活噪声.不少临马路的居民,为减少噪声干扰,在临街窗户安装双层窗.   喷气发动机是最大的人造噪声源之一.
  为了减噪声,喷气发动机排气管为多孔装置.
  机场附近的居民安眠药购买量与离机场远近的关系图象:
 
请你根据小宇他们提供的信息资料,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1)有些不法商贩,为了销售劣质产品,就在店铺内通过高音喇叭播放音乐.他们这是想利用噪声能够损害
眼睛
眼睛
,从而对产品产生错觉这一危害,来使顾客上当.
(2)由上述信息资料,我们可以归纳出消音材料的两个作用是:
反射声音
反射声音
吸收声音
吸收声音

(3)小宇要将家中隔音墙的材料由棉布换成瓷瓦,晓丽认为不妥.他们由此引出一个新的探究课题,请根据他俩提出的探究课题,写出简要的探究报告.
课题:棉布与瓷瓦哪种材料的隔音效果更好
实验器材和步骤:
器材:棉布、瓷瓦、小闹钟
器材:棉布、瓷瓦、小闹钟

用(同样厚度的)棉布、瓷瓦分别做成体积、形状完全相同的盒子,其中放入小闹钟(或其它能发声的物体),让它发声.人在外面根据听到的声音大小判断哪一种物体隔音效果好
用(同样厚度的)棉布、瓷瓦分别做成体积、形状完全相同的盒子,其中放入小闹钟(或其它能发声的物体),让它发声.人在外面根据听到的声音大小判断哪一种物体隔音效果好

(4)为了减少噪声污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这样做(请写出2条):
不在深夜开大音响
不在深夜开大音响

上课的时候不随便晃动桌椅发出声音
上课的时候不随便晃动桌椅发出声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