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电流表A4的示数如图2,那么A4一定选用量程,它的示数是 , A2的示数是 , A3的示数是
(2)一同学在实验时,当用试触法试触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已超过右端的最大刻度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几种,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种.

【答案】
(1)0~3A;0.6A;0.4A;0.2A
(2)

量程选择太小或短路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A2测L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3测L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4测干路电流;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干路电流表A4的示数应大于0.4A,结合指针的位置可知其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IA4=0.6A;
因为电流表A1、A2都测L1支路的电流,所以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A;
电流表A3的示数:IA3=IA4﹣IA1=0.6A﹣0.4A=0.2A.(2)当用试触法试触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已超过右端的最大刻度值,说明电流表量程选择太小或电路发生短路.
所以答案是:0~3A;0.6A;0.4A;0.2A;(2)量程选择太小或短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宽度,请指出其中的三处错误:

A._____

B._____

C._____

(2)纠正错误后小明前后测量了四次,读数分别是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该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cm。

(3)若有一把金属材料制成刻度尺,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热胀冷缩),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4)如图用停表测量比赛成绩,所测时间是_____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王老师要在房间里安装“220V 100W”的顶灯和“220V 3W”的壁灯各一盏。他打算将两盏灯并联后 用一个开关 S 来控制,但接完后合上闸刀开关,发现壁灯亮、顶灯不亮;他合上开关 S,结果不亮的灯亮了,而 原来的亮的灯却不亮了;再断开开关 S,又恢复了原状,他错接的电路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利用实验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电阻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1)请你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器材连接起来,要求: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导线不能交叉。
(2)小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流表示数始终为0,电压表示数约6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3)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定值电阻

实验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R=5Ω

1

1.5

0.3

2

3.0

0.6

3

.4.5

0.9


(4)小明将电阻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2.5V,阻值约为10Ω的小灯泡,进行“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的实验:为了使实验更准确,需要对电路连接进行改进,你的改进是 ,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 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 (选填近视眼镜远视眼镜).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

B. 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

C. 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 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如图中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方向
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 )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太空授课,如图甲是她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水球相当于凸透镜,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这种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李佳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10 cm处玩赏时,被别的同学拍下了照片(如图乙所示),据此推断该透镜的焦距f满足的条件是f________(选填“>”“<”或“=”)10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