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它的质量约是985
g
g
(请填写合适的单位).火炬外壳采用
密度
密度
较小的高品质铝合金材料制造,体积虽大而质量却小,显得轻盈高贵.
分析:质量的常用单位有kg、g等,根据经验,结合实际可做出判断;“体积虽大而质量却小”,通过这句话,结合密度的公式就不难看出,这是说这种材料的密度小.
解答:解:奥运火炬的质量约985g才符合实际.因为其外壳材料体积虽大而质量却小,说明它采用的是密度较小的材料制成的.
故答案为:g,密度.
点评:估测数值或给数值添加单位,都是考查我们对这种物理量的理解和经验的掌握.同时,熟知体积、质量、密度的关系就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火炬外壳采用材料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吉州区模拟)2011年9月3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两次成功变轨.第一次轨道控制是将远地点高度由346公里抬高到355公里,第二次轨道控制是将近地点高度由200公里抬升至约362公里,如图所示.两次升轨过程都要消耗燃料的
化学
化学
能,从而转化为目标飞行器的
机械
机械
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崇明县二模)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如图所示火车提速后的速度可达200千米/小时.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450千米,提速后,乘客从北京到上海只需
7.25
7.25
小时.以正在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路旁的建筑物是
运动
运动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08年四川省内江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038

如图所示,在2007年10月24日18时,我国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嫦娥一号”卫星经过四次变轨,于10月31日进入月地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与月球“相会”并被月球所俘获,成为一颗离月球表面200 km高的“月球卫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则:

(1)当北京测控站发射速度为3×105 km/s的电磁波到达月球后,经过2.56 s接收到反射回测控站的电磁波信号,那么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多少km?

(2)如图所示,是某监控系统每隔2 s拍摄到的关于火箭刚离开地面时作直线运动的一张照片,如果火箭的总长度为42 m,质量为190 t,“嫦娥一号”卫星的质量为240 kg,受到的阻力为1.2×106 N,g=10 N/kg.那么,火箭在从A点位置到B点位置的过程中,火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刚离开地面时,火箭和卫星受到向下的合力为多少?(不计火箭质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如图所示火车提速后的速度可达200千米/小时.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450千米,提速后,乘客从北京到上海只需________小时.以正在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路旁的建筑物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1年9月3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两次成功变轨.第一次轨道控制是将远地点高度由346公里抬高到355公里,第二次轨道控制是将近地点高度由200公里抬升至约362公里,如图所示.两次升轨过程都要消耗燃料的    能,从而转化为目标飞行器的    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