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

1请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入射光线;

2作出该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路灯S通过水面所成的像A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人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时,看到物体的虚像要比实际物体要高的特点,首先在S的上方大致画出S的像S,连接S和人眼,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从S到入射点的射线为入射光线;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过S点作水面的垂线并延长相等,至A点,点A即是发光点S在水中成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胶片投影仪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点亮光源后,在天花板上出现如图所示清晰的F的像,完成下题.

(1)在图中标出物距___________

(2)画出图中所示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之后的光线.

(3)天花板上的F______(选填实像”、“虚像).该像相对于物是__选填正立”、“倒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家庭中,灯泡和其它用电器应互不影响,因此灯泡和插座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每个灯泡都有一个开关控制,灯泡和这个开关应是________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 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 市区里种草植树

C. 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 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用激光笔沿着硬纸板的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然后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如图(a)所示

(a) (b)
(1)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国庆长假,小明乘坐爸爸的汽车到外地游玩,细心的他观察到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km/h,合多少m/s?
(2)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向前面远处的大山鸣笛,6s听到回声,汽车鸣笛时大山多远?(声速为34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芳同学想探究“漂浮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木块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她思考:可把实验分解为2个内容进行,即先测量漂浮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再测量木块排开液体重力。

1首先,如何用测力计测量漂浮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呢?她作了如下的思考:

画出漂浮木块的受力示意图。请你帮她在丙中画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只要用测力计测量 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即可知道F浮=

2其次,如何测量木块排开液体重力呢?她做了如下的实验:

甲所示,将水倒入溢水杯中直至有水从溢水口溢出为止;

待溢水口不再溢水后,在溢水管下放一小桶,如乙所示

丙所示,将木块放进溢水杯,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

实验后,小芳分析:只要用测力计测出2个物理量,即可求出G排的大小,这2个物理量分别是 ,G排的表达式是

最后,小芳总结实验时思考: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1的第个步骤中测量该力大小应在木快 选填“沾水前”或“沾水后”测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杆(杠杆上每一格长5cm)、支架、刻度尺、细线和若干重皆为0.5N的钩码.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实验过程中仍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
(2)如图是明晖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请你帮明晖同学设计一个可供填写实验数据的表格即可.表格设计:
(3)明晖的第3次实验中,动力臂度数记为20cm,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可在原图画图帮助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 蝙蝠发声响度太小 B.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高

C. 蝙蝠不会发声 D.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