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4)该实验所用主要研究方法__.

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 水 大于 比热容 控制变量法 【解析】(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因为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所以加热时间长的吸收的热量多。即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一名普通中学生的数据,合理的是( )

A. 体积约为0.05 m3

B. 质量约为5 000 g

C. 密度约为1×103 g/cm3

D. 这名普通中学生位置发生改变时,质量改变,密度也随之改变

C 【解析】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50000g左右,故B不合理;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故人的密度在1.0×103 kg/m3=1.0g/cm3 左右,所以C不合理;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密度在1.0×10^3 kg/m^3 左右,体积大约为V=m/ρ=50kg/1.0×103kg/m3=0.0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电视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微波炉使用的电磁波波长很短,但比电视机遥控器所用的波长要长些。下列电磁波成分中波长比电视机遥控器所用波长长的是( )

A. γ射线 B. 可见光 C. 红外线 D. 无线电波

D 【解析】试题分析:微波炉使用的电磁波是微波,电视机遥控器所用的是红外线,题目所给电磁波成分中波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γ射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所以波长也比电视机遥控器所用波长长的是无线电波,答案为D。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单元检测2 题型:单选题

电磁波家族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电磁波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 B. 手机利用次声波传递信号

C. 遥控器利用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D. 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

D 【解析】A、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验钞机利用紫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所以A错误; B、手机是利用微波来传递信号的,所以B错误; C、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所以C错误; D、微波炉是用微波来加热食品的,微波属于电磁波,所以D正确.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单元检测2 题型:单选题

目前,很多汽车的驾驶室里装有一个叫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的装置,GPS接收器通过接受卫星发射的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并导航,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 )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电磁波 D. 激光

C 【解析】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并导航.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电磁波.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3-15章综合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是3000r/min,那么1秒内,该汽油机经过__个冲程对外做功__次.

100 25 【解析】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3000r/min,则该飞轮每秒钟转50圈;因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圈,完成四个工作冲程,做功1次,所以,1s内飞轮转50圈,活塞往复运动50次,共25个工作循环,100个冲程,做功25次. 故答案为:100;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3-15章综合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用相同的酒精灯和同样的烧杯盛着甲、乙 两种液体加热时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甲的比热容大 B. 乙的比热容大

C. 它们的比热容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D 【解析】答: 因为用相同的酒精灯和同样的烧杯盛着甲、乙两种液体加热时;则两种液体体积相等,由于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不知,所以质量无法判断,虽然酒精灯完全相同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就相等;做时间轴的垂线,如图所示;根据公式c=可知: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等时;乙的温度变化量小,由于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无法判断,所以它们的比热容大小无法确定。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关于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导材料可以应用于电饭锅的电热丝

B.卫星通信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光纤通信是依靠激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发生折射来传递信息的

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

B 【解析】 试题分析:电热丝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没有电阻将不能产生热量,故A错;在太空中是真空状态,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正确;光纤通信是依靠激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发生反射来传递信息的,故C错;验钞机利用紫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故D错;应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9章第2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同步练习2 题型:单选题

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可以确定适宜制作保险丝的是( )

A. 铅 B. 铜 C. 铁 D. 钨

A 【解析】保险丝要当电路中有过大电流通过时,保险丝发热温度快速升高到熔点自动熔化,切断电路, 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产生热量在相同电流时随电阻的增大而增加;所以电流达到一定值时,电阻值的电阻产生的热量多; 为了尽快能使保险丝熔化而断开电路,则保险丝的熔点低一些才能减小加热的时间; 因此比较数据可知:电阻率大、熔点低的材料是铅,则保险丝应由铅制成. 故选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