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用一只读数是“39.5 ℃”的体温计去测一正常人的体温,测量前没有甩温度计,若当时的气温是18 ℃,测量前后体温计的读数为 ( )

A. 37 ℃ B. 39.5 ℃ C. 18 ℃ D. 36.8 ℃

B 【解析】由于体温计的构造特殊,液泡上方有一缩口,体温计里面的液体未经下甩不会自动下来,用后再次使用必须用力向下甩。正常人的体温低于39.5 ℃,里面的液体只会上升不会自动下来,所以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9.5 ℃。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全册综合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夏日,荷花盛开,漫步在荷塘边,闻到淡淡的花香,这是因为( )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分子间有间隙 D.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 【解析】【解析】 能闻到淡淡花香是因为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进入鼻腔引起嗅觉.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三节 摩擦力同步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面的事例中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 )

A. 冬季冰雪封路时,卡车车轮上要装上防滑链

B. 新的自行车、汽车的轮胎上常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 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要把皮带张紧些

D. 在拔河比赛中,运动员常穿上较新的运动鞋,而且不希望地上有砂子

C 【解析】A、卡车车轮上装上防滑链,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防止打滑,不符合题意; B、轮胎上常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不符合题意; C、要把皮带张紧些,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防止打滑,符合题意; D、穿上较新的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有砂子,以滚动代替滑动,会减小摩擦,不符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是法线,反射角为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度。

NN′ 30 60 【解析】试题分析: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将发生反射和折射,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具有对称性,在界面的同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不对称,分别在界面的两侧,故先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判断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再判断其它. 【解析】 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则OA是折射光线,MM′是界面,NN′是法线,反射角和入射角为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填空题

液体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热胀冷缩 【解析】试题分析: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认清量程和分度值后读数. 【解析】 体温计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故本题答案为:热胀冷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凝固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非晶体

B.这种物质的凝固点是60℃

C.在BC段,物质为固液混合态

D.2min时这种物质已全部凝固

C 【解析】 试题分析:(1)熔化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而图中BC段温度不变的阶段就是熔化过程. (2)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所用时间就是物态变化经历的时间. 【解析】 A、如图,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 B、该物质的凝固对应的温度是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 1.2 m/s B. 12 m/s C. 1.2 cm/s D. 1.2 km/s

A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理量的估算问题,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 m/s。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把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自由转动,如图所示,手持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A端会远离橡胶棒,实验中( )

A. 吸管不带电 B. 吸管带正电

C. 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 D. 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一直不带电

C 【解析】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进行判断。 手持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A端会远离橡胶棒,说明吸管也带负电。故AB错误; C. 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则吸管带负电,符合题意; D. 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带负电,则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D错误;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北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校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 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

B. 0~2 s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C. 2 s~5 s内,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5 s~7 s内,小车以3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A 【解析】A. 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B. 0~2 s内,路程增加,所以小车处于运动状态。 C. 2 s~5 s内,路程不变,所以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D. 5 s~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故答案为: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