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现代大推力火箭多采用“液氢”做燃料,这种燃料通过工业生产获得。工业上生产氢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水电解制氢、煤炭气化制氢、重油及天然气水蒸气催化制氢、生物质制氢等。下列关于“液氢”燃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它的热值高 B. 它是一次能源

C. 它是二次能源 D. 它是最清洁的能源

B 【解析】A.火箭多采用“液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氢的热值高,故A正确。 B.液氢这种燃料通过工业生产获得,所以是二次能源,故B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 C.液氢是二次能源,故C正确。 D.液氢燃烧生成水,所以它是最清洁的能源,故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

A.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

B. 眼镜上有灰尘

C.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

D. 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

C 【解析】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眼镜变模糊了,故A错误。 因为在眼镜上附着小水珠,眼镜变模糊了,故眼镜上有灰尘不符合题意。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故C正确为答案。 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不是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故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 题型:多选题

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说的是大风掀走了茅屋的屋顶,此句诗中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

A. 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声音

B. 屋顶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屋内空气不流动压强大,屋顶下上方的压力差将屋顶掀掉

C. 风使屋顶产生向上的升力大于屋顶的重力

D. 力是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ABCD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声音,故A正确。 B.由流体压强特点可知,屋顶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屋内空气不流动压强大,屋顶下上方的压力差将屋顶掀掉,故B正确。 C.风使屋顶产生向上的升力大于屋顶的重力,所以能将屋顶掀掉,故C正确。 D.力是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 答案为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同步练习2 题型:填空题

如图,这是人们在体验5G手机的通信效果。通过手机不但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还可以看到对方的图像,这些声音、图像信息是通过___________波来传递的,假如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突然消失,人们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从5G手机上看到对方的信息。

电磁 仍能 【解析】人们使用的5G手机不但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还可以看到对方的图象,这些声音、图象信息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的;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假如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突然消失,人们仍能从5G手机上看到对方的图象. 故答案为:电磁;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同步练习2 题型:单选题

下面选项跟互联网无关的是( )

A. WiFi B. QQ聊天 C. 摇微信 D. 飞鸽传书

D 【解析】试题分析:WiFi是目前最常用的可将电脑、手机等终端以无线的方式进行连接的技术,其实质是高频的无线电信号,与互联网有关,故A不合题意;QQ聊天是最常用的网络交流方式之一,与互联网有关,故B不合题意;摇微信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与互联网有关,故C不合题意;飞鸽传书是古代人民发明的利用鸽子来帮助人类传递信息的一种特殊的方式,与互联网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2.1 能源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氢气是21世纪极有前途的新型能源,是各国研究的热点之一。氢能开发的首要问题是研究如何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 以下研究方向中你认为最可行的是( )

A. 大量建设水电站,用电力分解水制取氢气

B. 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 寻找更多的化石燃料,利用其燃烧放热,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D. 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B 【解析】ACD.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需要消耗另一种能源,如水力、化石燃料等,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这些能源都比较紧缺。而利用太阳能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太阳能环保无污染,且是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B符合题意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2.1能源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在我国南海发现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状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全国石油的一半,完全燃烧1m3的“可燃冰”释放的能量与164m3天然气相当.关于“可燃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燃冰的热值较大

B. 可燃冰所含的热量较多

C. 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D. 可燃冰是二次能源

A 【解析】A. 完全燃烧1m3的“可燃冰”释放的能量,与164m3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相当;可见“可燃冰”的热值大于天然气的热值;故A正确;B. 热量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不能说物质含有热量,只能说吸收或发出热量;故B错误;C. “可燃冰”开发使用后,会越来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D. “可燃冰”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是一次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1.4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同步测试2 题型:单选题

关于光纤通信,小明同学曾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漫长的线路上,光纤免不了要拐弯、缠绕,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通信信号怎样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后来在“研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终于明白了:激光信号在光纤中( )

A. 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 B. 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传播那样

C. 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 D. 不断地在光纤中折射而向前传播

C 【解析】在光缆中有两层介质,激光在两层介质的界面上不断向前反射传播。 思路分析:利用了光的全反射来传播激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重庆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45km的测速区间用时270s,其平均速度为_________km/h。根据该路段限速100km/h的规定,该车驾驶员受到了相应处罚。

小汽车 126 【解析】试题分析:与汽车相比,提示牌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汽车为参照物,提示牌是运动的;270s=0.075h,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