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分)周日,爸爸带小阳去极地馆旅游,小阳从高高的水滑梯上顺着水流滑下,飞快地冲入水中,入水后,他继续向前冲出一段距离才停下来.请回答;
(1)水滑梯中的水为什么会向下流?                  
(2)小阳在下滑时他的重力势能和动能是如何转化的?                       
(3)他冲入水中时为什么不能立刻停下来?                       

(1)水受到重力作用;
(2)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3)因为小阳具有惯性.

解析试题分析:(1)水滑梯中的水会向下流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因为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在下滑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所以是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3)惯性是一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人冲入水中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因为人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考点:惯性;重力;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南康六中片区初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分)如图所示,“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运动到相距30m的位置时,开始发送和接受  信号,自动控制对接,知道相互接触时耗时150s.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十号”是  的,且速度为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 __ 能传声;“土电话”表明 __   能传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在下图所示的木块的长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 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 “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kHz到__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声波信号,在10 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_________。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 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 20 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_____ 。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的高压锅的锅盖上有一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带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超过安全值时,锅内的气体就会冲出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4厘米,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毫米2,限压阀质量为100克的高压锅。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帕,问:

(1)若用此高压锅煮饭则比普通锅          ,若用此高压锅烧开水则比普通锅       (填“快”或者“慢”)。
(2)此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体温计的示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分)给出的四组能源中,均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

A.太阳能、水能、风能 B.天然气、石油、氢能
C.地热能、核能、煤炭 D.潮汐能、核能、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