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其“倒影”距小鸟_____m,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实/虚)_____像.

8 虚 【解析】已知小鸟距水面4m,根据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鸟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4m,所以“倒影”距小鸟为4m+4m=8m. 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像 B. 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

C. 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 D. 该次成像规律与照相机原理相同

A 【解析】ABD、由图可知,此时光屏上呈现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原理相同,故A正确、BD错误; C、由图可知,物距u=25cm,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f<25cm<2f,则12.5cm<f<25cm,故C错误; 答案为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体育运动中,科研人员经常利用频闪摄影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与指导。频闪摄影就是摄影光源在有节奏地闪光时,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动员身上发生__________射,又通过摄影机前的__________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观察图中照片,可知频闪摄影时要求背景较__________(选填“亮”或“暗”)。

反 凸透 倒立、缩小的实 暗 【解析】人身上凹凸不平,摄影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动员身上发生漫反射.摄影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观察图中照片,可知频闪摄影时要求背景较暗。 故答案为:(1). 反 (2). 凸透 (3). 倒立、缩小的实 (4). 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把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如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和_____.

(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_____(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_____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_____来比较下落的快慢.

(3)实验中发现时间较难测量,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该在图乙中选择纸锥_____(选填“A”或“B”)进行实验较好.

(4)小芳又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重量有关,并打算继续用乙图中的这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小明认为这样做不科学,你认为不科学的原因是_____.

刻度尺 秒表 乙 时间 高度 A 没有控制纸锥的质量相等 【解析】(1)根据可知,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测量路程的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 (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而图乙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的位置释放,然后记录下落至地面的时间,也可比较下落相同时间纸锥下落的高度来比较下落的快慢; (3)纸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作图题

平静水面上的小鸟和水中的小鱼,某时刻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水面一侧C点的人眼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重合,以小鸟眼睛A点代表小鸟,以小鱼眼睛B点代表小鱼,请画出小鸟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解析】试题分析:小鸟在水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可找出小鸟像所在的位置;由题意可知,小鸟的像和小鱼的像是重合的,所以人眼认为小鱼发出的光线是从像的位置出来的,连接像与人眼,与水面的交点是小鱼发出光线的入射点,连接小鱼与入射点,入射点与人眼,标上箭头,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甲、乙两物体保持速度不变,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通过的通路是甲的,则甲运动的时间是乙运动时间的_____倍.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南京驶向上海,若上海距南京的距离为4.9×105m,则该汽车_____h后可以从南京到达上海.

2 7 【解析】(1)已知:v甲=2v乙,s甲=4s乙; 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 t甲:t乙=: =×=×=×=2:1 t甲=2t乙; (2)由速度计可知此时的速度为70km/h; 两地的距离S=4.9×105m=490km; 由v=可得,南京到达上海需要的时间: t===7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

A. 510m B. 1020m C. 2040m D. 4080m

C 【解析】【解析】 声音到凹坑壁的时间: t=×6s=3s, 从A点到凹坑壁的距离(半径): r=vt=340m/s×3s=1020m, 圆形凹坑的直径: d=2r=2×1020m=2040m.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周周清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个人沿路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人,人的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情况是( )

A. 逐渐变短 B. 先变短再变长 C. 逐渐变长 D. 先变长后变短

B 【解析】解答: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速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内能________,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液化 汽化 吸收 减小 【解析】气态的氯乙烷在加压的条件下液化液态储存在容器内;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液态的氯乙烷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液态的氯乙烷汽化吸收热量后,会使人体受伤部位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