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如图所示),对沿途的风景有感而发,题写了《襄邑道中》一诗,诗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这首诗当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云不动”是以两岸的“飞花”为参照物的

B. “云不动”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

c. “云与我俱东”是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的

D. “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故只要研究对象与参考系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则观察到的结果是物体静止不动.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故只要研究对象与参考系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则观察到的结果是物体静止不动。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所选择的参考系是地球和地球上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不动的物体,故A正确。

故选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体的运动。

点评:真正理解了参考系的概念即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而要理解这一概念就必需多看课本,多认真处理此类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如图所示),对沿途的风景有感而发,题写了《襄邑道中》一诗,诗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这首诗当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如图所示),对沿途的风景有感而发,题写了《襄邑道中》一诗,诗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这首诗当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云不动”是以两岸的“飞花”为参照物的
B. “云不动”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
c. “云与我俱东”是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的
D. “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如图所示),对沿途的风景有感而发,题写了《襄邑道中》一诗,诗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这首诗当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云不动”是以两岸的“飞花”为参照物的
B.“云不动”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
C.“云与我俱东”是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的
D.“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南片)(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如图所示),对沿途的风景有感而发,题写了《襄邑道中》一诗,诗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这首诗当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云不动”是以两岸的“飞花”为参照物的
B.“云不动”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
C.“云与我俱东”是以运动的“船”为参照物的
D.“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