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霜是由水蒸气__________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到沸腾,但纸锅没有燃烧,其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水不断吸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也说明水的沸点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图中与“雪”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冰冻的衣服变干

B. 深秋大雾弥漫

C. 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D. 铁水浇铸成零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复习第三章物态变化中考练习题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豆腐光滑细嫩,经冰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成为美味的“冻豆腐”,冻豆腐中产生许多小孔的原因是( )

A. 豆腐冷缩而成的 B. 豆腐膨胀而成的

C. 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形成的 D. 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复习第三章物态变化中考练习题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物质____晶体(填“是”或“不是”),该过程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启东市九年级寒假作业测试(开学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3A,灯丝阻值在10Ω~15Ω之间.所提供的器材有: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压恒为6V)、开关各一个,滑动变阻器(50Ω 1A)一个,导线若干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2)闭合开关前,甲图中的滑片P应位于________(左/右)端;当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排除故障,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4)小红没用电压表,但多用了一个开关,其它器材与小明的相同,也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她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图,请你帮她完成实验步骤并写出测定额定功率的表达式.实验步骤:

①按图连接电路;然后只闭合开关S1,移动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

②再闭合开关S2,滑片P位置______ (动/不动),记下电流表示数为I;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______.(表达式用下列字母表示:电源电压U、灯泡的额定电流Ie、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0、实验中测得的I)

(5)小亮利用甲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他将小灯泡换成多个定值电阻R,保持电压表示数始终为2V,多次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并记录各次电流表的示数,若不更换其他器材,为了能够完成实验,更换的电阻阻值不能够大于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启东市九年级寒假作业测试(开学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汽车已成为我国普通百姓的交通工具,汽油机是汽车的常用动力设备.某汽油机飞轮转速为2400r/min,则该汽油机1s完成_______个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________冲程,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较大的性质.如图是汽油机的某冲程工作示意图,请举一个与此冲程能量的转化方式一致的实例: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二)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关系。

(4)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5)小红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她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江津区四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 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______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_________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