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像的是( )

A. B. C. D.

C 【解析】根据题意,球内为非晶体材料,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表现在图像上,是一条倾斜向上的斜线,故C正确。 A图中有水平的一段,为晶体的熔化图像; B图中也有水平的一段,为晶体的凝固图像; D图温度逐渐降低,为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由图片可知:
(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y轴________________(选填“正方向”或“负方向”),其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波的传播速度.
(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负方向 等于 4.5. 【解析】蜻蜓点水时,先点的波形半径大,后点的波形半径小,故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y轴负方向,由三个波纹刚好内切,可得每次点水时恰好点在上一次点水的波形上,故平均速度等于水波的传播速度.蜻蜓第一次点水位置距离O点10m,第三次点水位置距离O点1m,则三次点水间隔9cm,历时2s,故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4.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七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4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A. 一定大于20厘米; B. 一定小于8厘米;

C. 一定在10厘米到16厘米之间; D. 一定在8厘米到10厘米之间

D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u=20cm,v=16cm.且u>v;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u=20cm>2f,2f>16cm>f,解得8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右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在t =5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液态、气态”).EF段该物质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放出”),该物质属于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者“非晶体”).

固液共存 45°C 放热 晶体 【解析】如图,该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有水平的一段,即温度不变的一段,而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凝固时相反; 如图中BC段为熔化吸热过程,EF段为凝固放热过程,两个过程温度都不变,对应的熔化或凝固温度相同都为45℃; 如图,5min时,处于熔化过程中,过程中物质即有固态也有液态,即固液共存。 故答案为:(1). 固液共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是以光速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转播速度_________(选“大于、小于、等于”)在空气中的速度,地球的周长约4×107m, 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_________S,取(c=3x108m/s)。

大于 0.13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宇宙中的最大速度,其值为:3x108m/s,光中空气中的速度小于真空中的速度。 地球的周长约4×107m, 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为: 。 故答案为:(1). 大于 (2). 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在车厢内的桌上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 这列火车的机车 B.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 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 关着的车门

C 【解析】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中做机械运动。 物体是否运动时与选取的参照物有关。 A. 车厢内的桌上苹果相对于这列火车的机车没有位置的变化,是静止的,故A错误; B. 车厢内的桌上苹果相对于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没有位置的变化,是静止的,故B错误; C. 车厢内的桌上苹果相对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发生的位置的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C正确。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1)1×10-4m3 (2)2.5×103kg/m3 【解析】(1)根据题意知道,0.2kg水的体积是:V水=m水/ρ水=0.2kg/1×103kg/m3=2×10-4 m3; 所以,石子总体积是:V石=V瓶-V水=3×10-4 m3 -2×10-4 m3 =1×10-4 m3; (2)石块密度是:ρ石=m石/V石=0.01kg×25/1×10?4m3=2.5×103 kg/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量筒读数时的视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C 【解析】用量筒测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凹面相平,故C正确为答案。俯视或仰视都会读不准确,故AB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贵州遵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们能分辨出笛子、钢琴等不同乐器的演奏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C 【解析】 试题分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为答案。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