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 大小有关

B. 作用点有关

C. 方向有关

D. 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河北省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滦南县2017年初中教师命题比赛)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的两试管完全相同,分别盛有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 ,若两试管内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则PA _____PB ,若两试管内装有相同质量的不同种液体,且它们的高度相同,则PA _____P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启东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物块从光滑曲面上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所示,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  )

A. 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 B. 物块将仍落在Q点

C. 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左边 D. 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右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木块在10N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N,将水平拉力F增大到20N,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撤去拉力,木块继续向右运动,这是由于木块______,最终木块停了下来,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______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

A.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B.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C. 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 D. 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育联盟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 ①②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① D. ②③①④

(2)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_____cm3,计算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kg/m3。

(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______,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育联盟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我们感觉坐在沙发上要比坐硬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较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__,在___不变的情况下,______(填“增大”、“减小”)了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育联盟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粒子与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 电子的尺度比质子的尺度小

C.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固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D.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永远是恒定不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分析:

(1)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

(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________;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__;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