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下图所示,小明同学找来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一于小孔前的某一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小明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右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是:_______;

A.小孔扎成了三角形

B.小孔扎成了正方形

C.小孔太大

D.小孔太小

(2)换了易拉罐重新正确制作并操作后,小明看到了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该像是烛焰的_______立(选填“正”/“倒”)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3)实验中观察到烛焰的像偏小,为了增大烛焰的像,在不更换原有易拉罐的情况下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

(4)晴朗夏日的树下,小华惊喜地看到地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经与同学讨论,一致认为是太阳经树叶间的细小缝隙而成的像.但圆形光斑的大小不一样,其原因是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A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电子式电能表表盘上标有“3000imp/kW.h”字样(“imp/kW.H”)是电子式电能表的一个重要参数﹣﹣“脉冲输出”的单位,其数值表示用电1kW.h表盘上耗电指示灯闪烁的次数),将某用电器单独接在该表上工作20min,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00次,该用电器在上述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 kW.h,用电器的电功率是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附属初中九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骑自行车沿一长坡下行,在途中由于车速过快,于是捏紧刹车,保持安全速度匀速行至坡底,下车检查,发现刹车片发烫。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刚下坡时,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匀速下行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匀速下行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D.刹车片发烫,是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从最左端向右移动到中间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的示数都变大

B.电路总功率变大,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C.电路总功率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A2和电压表V的示数都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四组物体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

A.碳棒、人体、大地

B.水银、铜丝、铁块

C.陶瓷、干木、塑料

D.大地、人体、陶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交警常常用超声波进行测速,从而监控道路违章行驶.测速仪对着前方行驶而来的汽车连续二次发出超声波,第一次从发出到收到经过0.5s,第二次从发出到收到经过0.3s,两次发出的时间间隔为0.9s,设声速为340m/s.则测到的车速是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能观察到彩色的光带,则B处应是_______光;若将温度计放至归B范围A处的外侧,会发现温度在_______(选填“不

变”/“升高”/“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K279次列车由北京开往十堰,从北京到十堰铁路长923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K279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1)K279次列车由郑州到襄阳所用的时间;

(2)K279次列车由北京到达十堰的平均速度;

(3)中途K279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是150s,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从地球运到月球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磨掉铁块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