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
实验时他们将所选的两种金属丝接入电路1和2的位置,通过比较电压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现有几根康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其规格如下表所示:
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
A镍铬合金0.30.5
B镍铬合金0.60.5
C镍铬合金0.31.0
D康铜丝0.30.5
E康铜丝0.31.0
F康铜丝0.80.8
①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时,他们将编号为______两根金属丝对应接入电路1和2的位置,当发现电压表示数U1:U2接近______时,可以初步判定:在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
②在探究过程中,如果将编号为A和C两根金属丝接入电路1和2的位置,则他们想探究的是导体电阻与______之间的定量关系.
(2)为了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装满煤油的烧瓶、两个带有橡皮塞的粗细均匀的相同玻璃管,两根不同阻值的电阻丝,以及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电源等.两个实验小组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分别设计了图2(甲、乙)所示的两个方案.
①这两个方案的共同点是:通过观察______知道电热的多少.
②甲方案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③乙方案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3)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R阻值已知.请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a.对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阻值最大处;
b.闭合开关,______;
c.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答案】分析:(1)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要探究导体电阻与其中一个量之间的关系,需控制其他量不变;
(2)根据Q=I2Rt,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与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在探究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同时掌握控制电流、电阻及通电时间的方法;
(3)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此实验中没有电流表,根据电压表和定值电阻得出电路中的电流,I=,然后根据R=计算出其电阻值.
解答:解:(1)①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之间的定量关系,需控制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等,长度不同,应选择A和B;
根据串分压的知识,U1:U2=R1:R2,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则电阻之比等于导体的长度之比等于1:2;
②A和C,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所以他们想探究的是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2)①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的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的变化来知道电热的多少;
②由图甲知,两电阻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电阻不同,所以是为了探究电热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③乙图两电阻并联,两端的电压相同,通过的电流不同,可探究电功与电流的关系;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读出两电压表的示数U1、U2,则可根据I=求出电流,并根据Rx=求出电阻.
故答案为:(1)①A、B;1:2;②横截面积;(2)①温度计示数的变化;②电热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功与电流的关系;
(3)移动滑片到适当位置,读出电压表V1、V2的示数U1、U2
点评:此题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及测量电阻的方法,在前两个探究实验中,均使用了控制变量法,同时注意(2)中转换法的使用;注意(3)中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3、(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体积V随温度t变化的图象(水的汽化忽略).如图所示,请你写出从图象中获得的两条信息.
4℃时水的密度最大
;  ②
在4℃以下时,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就不能首进.
根据上述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
,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
等于
(填空“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3)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施加一个作用力F1,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2,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C

A、F1>F2;  B、F1<F2;   C、F1=F2
(4)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D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D、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E、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绵阳)(1)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甲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弹簧的伸长量x与弹簧所受拉力F的关系(在弹性限度内),得到以下一组实验数据:
x/cm 0 2.00 4.00 6.00 8.00 10.00
FIN 0 0.5 1.0 1.5 2.0 2.5
①在图1乙中画出弹簧伸长量x随弹簧所受拉力F变化的图象;②根据表中数据或你所作图象得到的结论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越
,弹簧的伸长量越
.③试猜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压力越小,弹簧的压缩量越

(2)如图2所示是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电路图.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开关S的
通断
通断
来控制;电磁铁中电流的大小可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P的
滑片位置
滑片位置
来实现;要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
数目
数目
来确定.
(3)某科技活动小组用质量分布均匀的一把木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盘、细线、一盒砝码等器材,自制一台简易天平,已完成部分如图3所示.
①为了能用该简易天平直接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应将提纽T移至
5
5
cm处;
②小组中某同学在用该自制好的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时,右盘中放有50g砝码一个,20g的砝码一个,2g的砝码两个,提起提纽时木尺处于水平位置,则所测物体的质量是
0.222
0.222
kg.
(4)为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所用器材有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可以根据需要得到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池组、电键、导线等.
①现将这些器材连成实验电路如图4所示,尚有两根导线未连接,请以笔线当导线,将这两根导线补画在图中;
②闭合电键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
端(填“左”、“右”);
③实验中得到下表中数据:
电阻(Ω) 电流(A) 电压(V)
第一次测量 5 0.20 1.00
第二次测量 5 0.40 2.00
第三次测量 10 0.20 2.00
由第一、第二两次测量数据分析可知:
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由第二、第三两次测量数据分析可知:
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
实验时他们将所选的两种金属丝接入电路1和2的位置,通过比较电压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现有几根康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其规格如下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3 0.5
B 镍铬合金 0.6 0.5
C 镍铬合金 0.3 1.0
D 康铜丝 0.3 0.5
E 康铜丝 0.3 1.0
F 康铜丝 0.8 0.8
①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时,他们将编号为
A、B
A、B
两根金属丝对应接入电路1和2的位置,当发现电压表示数U1:U2接近
1:2
1:2
时,可以初步判定:在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
②在探究过程中,如果将编号为A和C两根金属丝接入电路1和2的位置,则他们想探究的是导体电阻与
横截面积
横截面积
之间的定量关系.
(2)为了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装满煤油的烧瓶、两个带有橡皮塞的粗细均匀的相同玻璃管,两根不同阻值的电阻丝,以及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电源等.两个实验小组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分别设计了图2(甲、乙)所示的两个方案.
①这两个方案的共同点是:通过观察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知道电热的多少.
②甲方案探究的问题是:
电热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电热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③乙方案探究的问题是:
电功与电流的关系
电功与电流的关系

(3)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R0阻值已知.请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a.对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阻值最大处;
b.闭合开关,
移动滑片到适当位置,读出电压表V1、V2的示数U1、U2
移动滑片到适当位置,读出电压表V1、V2的示数U1、U2

c.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09-2010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园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体积V随温度t变化的图象(水的汽化忽略).如图所示,请你写出从图象中获得的两条信息.
①______;  ②______.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就不能首进.
根据上述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______(填空“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3)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施加一个作用力F1,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2,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A、F1>F2;  B、F1<F2;   C、F1=F2
(4)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______)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D、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E、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08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甲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弹簧的伸长量x与弹簧所受拉力F的关系(在弹性限度内),得到以下一组实验数据:
x/cm2.004.006.008.0010.00
FIN0.51.01.52.02.5
①在图1乙中画出弹簧伸长量x随弹簧所受拉力F变化的图象;②根据表中数据或你所作图象得到的结论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越______,弹簧的伸长量越______.③试猜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压力越小,弹簧的压缩量越______.
(2)如图2所示是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电路图.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开关S的______来控制;电磁铁中电流的大小可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P的______来实现;要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______来确定.
(3)某科技活动小组用质量分布均匀的一把木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盘、细线、一盒砝码等器材,自制一台简易天平,已完成部分如图3所示.
①为了能用该简易天平直接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应将提纽T移至______cm处;
②小组中某同学在用该自制好的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时,右盘中放有50g砝码一个,20g的砝码一个,2g的砝码两个,提起提纽时木尺处于水平位置,则所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kg.
(4)为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所用器材有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可以根据需要得到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池组、电键、导线等.
①现将这些器材连成实验电路如图4所示,尚有两根导线未连接,请以笔线当导线,将这两根导线补画在图中;
②闭合电键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______端(填“左”、“右”);
③实验中得到下表中数据:
电阻(Ω)电流(A)电压(V)
第一次测量50.201.00
第二次测量50.402.00
第三次测量100.202.00
由第一、第二两次测量数据分析可知:______;
由第二、第三两次测量数据分析可知: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