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

A. B. C.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是全世界唯一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剧场采用全球首创360度旋转观众席,让所有观众真切感受到“人在画中游”的幻境体验。

(1)若以正在旋转的观众席为参照物,玉女峰是_________。

(2)观众听到逼真的鸟鸣声、马嘶声、潺潺的流水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 来分辨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3)演员走上观众席献茶时,茶香缭绕,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束阳光与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地面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 )

A. 一定为25° B. 一定为65°

C. 可能为25° D. 可能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初冬的早晨,常常看到草地上有一层霜,这层霜是______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服经过数个星期变干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

1.0×103

0.9×103

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8.9×103

煤油

0.8×103

2.7×103

A. 地球上水银的密度最大

B. 固体物质的密度比液体物质大

C. 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

D. 质量和体积相同的空心铜球和铝球,铜球的空心体积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2)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活动中,小明组装好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

(1)在组装器材时,是按照______(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在固定石棉网时,应处于酒精灯火焰的______(选填“外焰”、“内焰”或“焰心”)位置。

(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①A图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

②B图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

(3)当水温升到88 ℃时,每隔l 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表:

①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漏填的数据是_________。

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丁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③从图象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此时气压______(选填“<”、“>”或“=”)1标准大气压。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水蒸气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撤去酒精灯,发现水的沸腾停止,说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4)如图,A、B是该同学观察到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过程,则______图是液体沸腾时的情况。

(5)如图乙所示,某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不同。

(6)某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表所示:

对于上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

B.只有第2小组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

C.只有第1小组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 ℃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2)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李霖同学读八年级了,下列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 李霖同学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 m/s B. 李霖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8 cm

C. 李霖同学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是0.8 s D. 李霖能够听见频率为10 Hz的声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共同体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明用蜡烛和毛玻璃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测量焦距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让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光斑到_______________的距离,结果为10.0cm.

(2)如图所示,刚开始实验时烛焰的像只有一小部分成在光屏边缘的A处,大部分不在光屏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蜡烛距透镜5.0cm时,光屏上__________(有/没有)烛焰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此时,像成在__________(光屏/蜡烛)一侧,在__________(光屏/蜡烛)一侧观察像.

(4)小明用字母“L”替换蜡烛,将它放在距透镜25.0cm处,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小明在毛玻璃光屏后面观察物和屏上的像,他直接看到的物为“L”,则他看到屏上像的形状为________;移去光屏,用眼直接观察,看到像的形状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下学期结业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 =2Ω,R3=6Ω,电压表V1的示数为3 V,电压表V2的示数为5V,那么电阻R2=________Ω,通电10 s,R2上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