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科学家在物理学领域里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最早利用磁场获得电流促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奥斯特 C.托里拆利 D.法拉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初二上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作图题

完成图中所示的透镜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滨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凸透镜,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的光斑.图甲是调整完成的状态,该凸透镜焦距f=__________cm.

(2)小滨按照图乙装好实验器材,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无论怎样调节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调整,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开始实验探究.如图丙所示,蜡烛在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现将蜡烛由图示位置移到图中的A处,为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再次形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再把蜡烛移到某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_________,要想看到这个像,小滨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河北省定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

(1)为了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设计了甲图装置,在烧瓶内安装一根电阻丝,并插入一支温度计,该实验通过比较 来判断相同时间内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下面的探究实验中,也是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图中烧瓶内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

A.通过泡沫塑料凹陷的程度来知道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B.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C.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

(2)若要探究电阻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可选择乙图中 (选填“A”或“B”)烧瓶中的电阻与甲图中的烧瓶电阻 (选填“串联”或“并联”)。

(3)小明提议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改做“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则他应选择乙图中 (选填“A”或“B”)烧瓶与甲图中的烧瓶并联,并将其中一烧瓶中的液体换成相同质量的 。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河北省定州市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历史上第一个成功揭示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物理学家是

A.安培 B.焦耳 C、伏特 D.欧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揭阳市普侨农场五校初三上期期末联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几位同学将两只灯泡接入电路中,让它们同时工作.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较亮的灯泡中通过的电流一定大

B.较亮的灯泡两端的电压一定大

C.较亮的灯泡额定功率一定大

D.较亮的灯泡消耗的电能一定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福建省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福建省泉州市初三第三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20Ω,通过电阻R的电流I=0.5A.求:

(1)电阻R两端的电压;

(2)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初二段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这两个声音响度大、音调高的是( )

A.男中音音调高,女高音响度大

B.男中音响度、音调跟女高音相同

C.男中音响度大,女高音音调高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