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图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

解:
(1)由题目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所以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由图1知,烧杯的质量为30g
由图2知,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50g
牛奶的质量为m=150g-30g=120g
由图3知,牛奶的体积为V=100cm3
牛奶的密度为ρ===1.2g/cm3
(3)由图2、图3知,烧杯中的牛奶不可能全部倒入量筒,导致测量的牛奶体积偏小,出现了较大的误差.改进的方法是先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再测量牛奶的体积,最后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
故答案为:
(1)右
(2)150;1.2
(3)图2、图3、图1
分析:(1)天平使用之前要进行调节,平衡螺母的移动规律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已知牛奶的质量和体积,利用ρ=就能得到牛奶的密度.
(3)测量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在能够得到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实验顺序的确定应有利于减小误差.
点评:只要测量,就会存在误差.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精心选择实验方案,尽可能减小误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溧水县二模)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
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152.2
152.2
g,牛奶的密度为
1.2×103
1.2×103
kg/m3.这样测量出的牛奶的密度与实际值相比
偏大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
乙丙甲
乙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南京二模)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
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图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150
150
g,牛奶的密度为
1.2
1.2
g/cm3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
图2、图3、图1
图2、图3、图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江宁区一模)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
(1)他按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的密度为
1.2
1.2
g/cm3
(2)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
乙丙甲
乙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苏州三模)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向
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填“左”或“右”).
(2)他按图中甲、乙、丙的步骤顺序进行实验,依图中数据可知:牛奶的密度为
1.2×103
1.2×103
kg/m3
(3)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的牛奶的密度是
偏大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为了更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
乙、丙、甲(或乙、甲、丙)
乙、丙、甲(或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
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150
150
g,牛奶的密度为
1.2
1.2
g/cm3
(3)按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测得牛奶的密度
偏大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
乙、丙、甲
乙、丙、甲

(4)如果在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天平测量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时误把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把牛奶和烧杯放在右盘,若他读出左盘中砝码总质量为140g,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为1g,则小红同学测量的牛奶和烧杯的实际总质量为
139
139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