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如图所示,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9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9km/h

【答案】D

【解析】

A.由图象可知,小明在前300m做匀速直线运动,用时

3min=180s

所以小明在前50m用时一定小180s,不会是625s,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第3分钟至5分钟,小明的速度是0,说明此时小明是静止的,故B 错误;

CD.由图象可知,小明从家到学校的总路程

s=1350m

总时间

t=9min=540s

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C错误、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甲图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乙图所示,其中a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_____(选填电源“L1“L2)的电流,b电流表的读数应为_____A.灯泡L2中的电流为____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天平、玻璃瓶和水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得空瓶的质量为25. 4g,瓶中装满水后总质量为47. 4g,将瓶中水全部倒出并装满待测液体后总质量为51.8g。(水的密度为1.0×10 3kg/m3)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待测液体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程队在一次水下施工作业中,用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浸没在河底的实心物体从深水中吊起。物体的密度为2.6×103kg/m3,体积是1.5m3,所用的拉力F是2.0×104N,物体在20s内匀速上升了2m(未露出水面),不计水的阻力。

求:

(1)物体受到的重力;

(2)物体受到的浮力;

(3)拉力F做功的功率;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功率,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各元件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  .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明同学将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

2)小明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他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序号)

A.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B.更换小灯泡

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实验过程中,有些小组的小灯泡先由暗变亮,然后发出耀眼的光后被烧坏.为了避免灯丝烧断,请提出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1)为完成这个实验,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将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等冰完全熔化完后,在烧杯下方放入酒精灯,如图乙所示,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选填“由AB”或“由BA”)依次调节。

3)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ab,则图中______是沸腾时的情况。当水沸腾时,小明移去酒精灯,水就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时要____________

4)小明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曲线,由曲线可知: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实验水沸腾时温度小于100℃,可知当时的大气压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5)同组的小骥同学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丁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_______而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3)接着使烛焰向右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移到某一位置(选填),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等大)。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

4)实验中,一只飞蛾停在凸透镜上恰好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呈现是_____

A.飞蛾的像和部分烛焰的像

B.烛焰下半部分的像

C.烛焰上半部分的像

D.完整的烛焰的像,但像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的影子________。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和凸透境按照图甲所示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罝时,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到立、________的实像;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罝不变,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___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蜡烛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2s内,小华跑得快

C. 8s内,小明和小华的平均速度都是5m/s

D. 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