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的反射的是(  )
A.立竿见影B.坐井观天C.海市蜃楼D.镜花水月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 解:A、立竿见影中的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
B、坐井观天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与题意不符;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D、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连接电路时,图甲中导线E端应与滑动变阻器的B(选填“A”、“B”、“C”或“D”)接线柱相连,使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A端.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压表始终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B(只填序号)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R短路  C.R断路
(3)排除故障后,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1.5V,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0.3A.
(4)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合适位置,记录试验数据,此操作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5)再将电阻换成15Ω重复操作.
(6)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电阻R/Ω51015
电流I/A0.15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把10Ω的电阻R1和15Ω的电阻R2并联起来.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求:(1)电源电压;
(2)通过电阻R1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与体育运动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初中学生50m跑步测试成绩一般是30s
B.在运动鞋底做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掷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踢足球时,脚对足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D.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两个电阻R1=10Ω,R2=15Ω,若把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则两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为P1:P2=2:3,若允许通过两个电阻的最大电流分别是1A和0.6A,将它们串联起来使用时,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1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代步工具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为了推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自行车重新成为了人们的首要交通工具.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车时,相对于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
B.行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C.车轮、车把以及脚踏板上有花纹,都是为了减小摩擦
D.骑自行车匀速下坡时动能不变,机械能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截止到2015年,全球处于使用状态的汽车数量已突破10亿辆以上,每辆汽车每年耗油1.8t,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28×1010J(q汽油=4.6×107J/kg).当汽车从身边经过时,我们会闻到汽油味,说明汽油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有些电暖气里的工作物质是油而不是水,好处之一是油的比热容比水的小,加热时升温快;电暖气加热升温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