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泰兴市九年级10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器做功越多,它的功率就越大

B.机器的功率越小,说明它做功越慢

C.机器的功率小,说明它的效率低

D.机器功率越大,说明它越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九年级上学期教研联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央视二套播出的“寻味顺德”节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味道鲜美的豆豉蒸鲮鱼是顺德人民“舌尖上的美食”。刚刚出锅的豆豉蒸鲮鱼满屋飘香是由于分子 造成的,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 方式改变的。凉之后的豆豉蒸鲮鱼不是很香了,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1,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______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上学期教研联盟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实验之一是1827年在日内瓦湖进行的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如图所示,实验时两只船相距14 000 m,在一只船上,实验员往水里放一个可以发声的钟,当他敲钟的时候,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在另一只船上,实验员往水里放一个收音器,该实验员看到火药发光后10 s接收到水下的响声.求当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上学期教研联盟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重庆市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 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 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 时刻物体内能比 t3 小 D.t1 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 t2 时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