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峡工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主要由大坝、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部分组成。三峡大坝上窄下宽。蓄水位高达175m,水从高处落下,冲击涡轮进行发电,年平均发电量880亿千瓦时,三峡大坝正常蓄水后,上下游水位落差达113m,为方便船只在上、下游之间往返,三峡船闸设有5个闸室。三峡大坝蓄水后,水域面积扩大使附近地区昼夜温差缩小,改变了库区的气候环境。

请在上面的材料中找出与物理相关的描述,并说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填写下表。(不能与示例相同,物理知识不能重复。)

______________

(2)有人发明了感应照孔门把手只有在夜间且有人摸门把手时,锁孔旁的灯才亮,从而方使夜间开锁,它利用感应开关S1(有人摸门把手时,S1闭合;无人摸门把手,S1断开)以及光敏开关S2(天暗时S2闭合,天亮时S2断开)控制电路,达到目的。请根据上述描述,完成电路连接。____________

【答案】水从高处落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冲击涡轮进行发电;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见解析所示

【解析】

(1)三峡船闸设有5个闸室,船闸属于连通器;

水从高处流下时,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水的动能;

水冲击涡轮进行发电时,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由题意可知,感应开关S1、光敏开关S2串联共同控制灯,如下图所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亮同学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的情景,结合你做该实验时的经验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___________形成的。

(2)实验中测得的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___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减少加热时间,除了在小烧杯上盖上纸盖之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铁球的质量是3.95kg,体积为8×103m3,铁的密度是7.9×103kg/m3

1)试鉴定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此球是空心的,空心的体积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跳绳是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小金的质量为50千克,每次跳起高度约为6厘米(人整体上升,如图所示),一分钟跳100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上起跳过程中小金的动能持续增大

B. 在整个跳绳过程中小金的机械能守恒

C. 小金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 3

D. 小金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 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下列说法能够成立的是

A. 能装1kg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酒精

B. 能装下0.8k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2kg纯净水

C. 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是5∶4

D. 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体积之比是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活塞与玻璃筒的内壁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手压活塞时,越用力、越迅速地将活塞压下去,就越容易点燃玻璃筒内的硝化棉。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研究做功与内能的改变的一个实验装置。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用塞子把瓶口塞紧,并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瓶塞会从瓶口跳出来。

(1)在这一实验中,你应该注意观察的是____

A.打气的过程

B.打气的过程中瓶内的情况

C.瓶塞跳起的高度

D.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发生的现象

(2)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你认为应该观察的一项中,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现象所能说明的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B_____(选填需要不需要)点燃。

(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选填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___(填“A”“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天和小任同学围绕着分子动理论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读了一段文字:草叶上的一颗小露珠含有个水分子,假如有一个微小动物,每秒钟可以喝去1万个水分子,需用32亿年才能喝完这滴水

将一滴蓝墨水滴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现象如图甲所示。

先用刀把一根细保险丝切成两段,再使两段保险丝平滑的切面紧密接触并挤压,然后在其一端挂一个物体,并将物体吊了起来,如图乙所示。

在注射器中充满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开口,推压注射器活塞,水的体积没有变小,如图丙所示。

分析可知:______

分析可知:______

分析可知: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