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t1,树下睡觉用时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t3,小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____为参照物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dm B.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oC

C. 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D.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 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有两个分别标有“3V 3W”和“6V 3W”的电灯泡,如果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使其中一个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另一个较暗,则加在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V。如果将两灯并联接入电路中,并联电路两端的最大电流为______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中考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小刚是班上有名的短跑运动员。有一天,大家为小刚跑步的速度是否比小玲骑自行车速度更快的事争论起来,大家吵着要在操场上进行比赛。正在这时,小玲说,如果比赛时间足够长,我的速度肯定比小刚快;如果比赛的距离太短,我的速度可能比他的慢。

(1)小玲所指的速度是什么速度?

(2)请你设计一个比赛方案,来证明小玲判断的对错;

(3)如果小刚与小玲因故不能同时到达比赛场地进行比赛,这场速度的比较还能进行吗?

(4)以下两表是体育老师为小刚、小玲测试的成绩表,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表1:小刚跑步的成绩表

路程/m

10

20

50

80

120

160

200

240

300

400

时间/s

2.8

5.1

8.6

11.5

18.8

30.3

45.2

58.5

82.5

122.5

表2:小玲骑自行车的成绩表

路程/m

10

20

50

80

120

160

200

240

300

400

时间/s

5.0

7.5

10.0

15.0

26.0

34.2

42.0

50.0

62.0

82.0

①在400 m全程中,小刚和小玲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②从表中可以看出,至少在多少路程内,小刚的平均速度比小玲的平均速度大?

③从表中可以看出.至少在多少秒以后,小玲的平均速度比小刚的平均速度大?

④我们把表格中两个相邻的数据之间的路程称为一个阶段。问:从起点开始,在哪一个

路段小玲的速度第一次超过小刚在这个路段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中考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一列车正以18 km/h的速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这个现象说明车窗外刮的是____风,风速是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中考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18cm=18cm÷100=0.18m B. 18cm=18cmx=18m

C. 18cm=18÷(100m)=0.18m D. 18cm=18x=0.18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中考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l cm

B. 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 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 cm

D. 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西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有关电磁现象实验的装置图,其中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______ 图,用此原理可以制作成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一个透镜对光线起的作用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透镜的是_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 、“丁”),它对光线起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