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读数为_____cm 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_____;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s.

12.00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37.5s 【解析】(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右侧示数为12.0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12.00cm,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人们一般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2)由图示秒表可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 像变大,像距变大 B. 像变小,像距变小

C. 像变大,像距变小 D. 像变小,像距变大

B 【解析】试题分析: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因此凸透镜成实像,由于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变小,综上分析可得,选项B正确;故应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_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凸 虚 小于1倍焦距 【解析】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说明是为了放大线路板,只有凸透镜能起到放大的作用;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才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1). 凸 (2). 虚 (3). 小于1倍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王成在竖立的玻璃板前2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蜡烛高12cm,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1)然后他再取一段同样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直到蜡烛B与_____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2)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B蜡烛_____(选填“选近”或“远离”)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3)如图乙,是某同学在镜中看见的电子手表的示数,当时的实际时间是_____;

(4)如图丙是他们经过实验后在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他们根据实验记录得出结论:物和像到镜的距离相等.你认为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_____.

A蜡烛的像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远离 12:05 不可靠,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解析】(1)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2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然后他再取一段同样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直到蜡烛B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2)因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给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的过程,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后是_____.

升华 凝华 【解析】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由固态变成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产生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又由气态直接变成了固态,发生了凝华现象,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因此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先是升华后是凝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它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_减弱噪声.

音调 空气 声源处 【解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琴弦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手机能响铃,故是声源,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  )

A.

B.

C.

D.

C 【解析】解答:A、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编折,而鱼在远离法线的位置,所以照不到,故A错误;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而鱼和入射光线在法线同侧,所以照不到,故B错误;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鸟正好在反射光线经过的位置,所以能照到,故C正确;D、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鸟不在反射光线经过的位置,所以照不到,故D错误。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2节 热机的效率 专题复习检验题 题型:填空题

把1 kg初温为35 ℃的水加热到85 ℃,消耗了10 g的煤气,此过程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加热装置的效率为________。(煤气的热值q煤气=4.2×107 J/kg)

2.1×105 50% 【解析】试题分析: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4.2×103J/kg•℃×1kg×(85℃﹣35℃)=2.1×105J,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放=m煤气q=1×10﹣2kg×4.2×107J/kg=4.2×105J,加热装置的效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1年春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罕见的旱灾.进入夏季以来,气温的升高加剧了旱情,这是因为气温的升高 (选填“增加”或“减小”)水的蒸发.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把水滴入果树下的土里,这是利用 (选填“增加”或“减小”)水在地面的表面积来减小水的蒸发.

增加、减小 【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解析】 对于表面积、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一定的水,温度越高,水的蒸发越快,所以气温的升高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从而加剧旱情; 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减小水分的暴露表面积,使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减小,从而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利于节约用水. 故答案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