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轻质木杆AB可以绕O点转动,OA=3OB,B端细线下方挂着一个重100N,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某同学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20N的动力F使木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则此时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此木杆为(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答案】4×103;省力
【解析】解:(1)以杠杆为研究对象,O为支点,杠杆A端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FA和B端受到绳子施加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B , 杠杆静止不动,即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A×OA=FB×OB,
则FB= =3FA=3×20N=60N;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杠杆B端受到竖直向下的绳子拉力为60N,
则绳子竖直向上拉正方体的力为F=60N,
以正方体为研究对象,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
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重力等于拉力与支持力之和,
故水平地面对A的支持力:
F′=G﹣F=100N﹣60N=40N;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F′,
受力面积S=0.1m×0.1m=0.01m2
则此时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 =4×103Pa;(2)由图示情况可知,O为支点,AO为动力臂,BO为阻力臂,因为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此木杆为省力杠杆.
所以答案是:4×103; 省力.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力的作用相互性的相关知识,掌握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注意: 1、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能够产生力.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3、两个物体不相互作用,就一定不会产生力,以及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的理解,了解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p =F/s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力的单位是 N,面积的单位是 m2, 压强的单位是 N/m2,叫做帕斯卡,记作Pa .1Pa=1N/m2.(帕斯卡单位很小,一粒平放的西瓜子对水平面的压强大约为20P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我国“歼15”舰载机已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辽宁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舰载机往航母甲板上降落时,以为参照物,舰载机是运动的;舰载机着舰后由于继续高速运动,所以必须适时放下着舰钩,钩住甲板上的兰阻塞,达到强行减速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7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

B. 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 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入射光线E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F________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3)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R的中间,a、b分别为滑动变阻器R的两个端点,R1和R2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S,断开S1、S2 , 滑片P向右移,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B.将滑片P移至a端,保持S1断开,先闭合S,再闭合S2 ,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将滑片P移至b端,保持S2断开,先闭合S,再闭合S1 ,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闭合S、S1和S2 , 滑片P向右移,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用焦距为8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________、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____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

(2)如图当烛焰距凸透镜12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的实像,相当于是________(填光学器材)。如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这时成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远离靠近”)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张丽和唐梅同学想测量一瓶食用油的密度,他们分别选用不同的实验器材和方法来进行测量.
(1)张丽同学用刻度尺、烧杯、水、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膜、细线来测量食用油密度,操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1甲所示,用细线和橡皮膜把玻璃管一端扎紧,管竖直放置,开口向上,向管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随着油量的增加,橡皮膜越向下凸起,说明液体压强随着的增加而增大;
②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中油柱的高度为h1(如图1甲所示);
③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装有油的玻璃管缓慢浸入水中,直至橡皮膜水平为止,用刻度尺测出管底到水面的深度为h2(如图1乙所示);
④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 . (水的密度用ρ表示)
⑤分析实验过程,张丽同学测得的食用油密度值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
(2)唐梅同学用托盘天平、烧杯、细线和橡皮擦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a)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②将烧杯装入适量水并放在托盘天平上(如图2乙所示),调节天平重新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丙所示,则这杯水的总质量为g;
③将橡皮擦用细线绑好并浸没入水中(未接触烧杯,如图2丁所示),记下天平平衡时的示数为163.2g;
则该橡皮擦体积V=cm3
④将橡皮擦从水中取出,同时把烧杯中的水倒掉,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橡皮擦和烧杯;
⑤将烧杯装入适量食用油并重新放在托盘天平上,记下天平平衡时的示数为142.2g;
⑥用细线将橡皮擦浸没入食用油中(未接触烧杯),记下天平平衡时的示数为151.0g;
(b)则食用油密度为ρ=kg/m3
(c)橡皮擦由橡胶制成,水分和油类都有可能被吸入,假设橡皮擦在实验过程中不吸水,但会吸少量的油(体积不膨胀),则由此方法测得的食用油密度将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

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

(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用吸管从瓶子中吸牛奶时,是的作用使牛奶上升到嘴里.如图乙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这两张纸会向运动(选填“中间”或“两边”),这个现象说明,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