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本实验的原理:
v=
s
t
v=
s
t

本实验除图1所示的器材外,还缺
刻度尺和秒表
刻度尺和秒表

用刻度尺测出S=78cm,用停表测出t=2S,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
0.39
0.39
m/s.

(2)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闪频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2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
3
3
s,平均速度为
0.11
0.11
_m/s,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分析:(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斜面长度和运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
(2)①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求出小球在两位置照片间隔数,可求出时间t.
②由图示刻度尺测出AD间的距离s,第一问已经求出时间t,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出小球的平均速度.
③图上每相邻两幅照片的时间间隔相等,由相邻照片间的距离大小可分析小球运动的快慢.
解答:解:
(1)本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
s
t

实验时需要测量小车的运动路程和所用时间,所以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故缺少刻度尺和秒表;
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v=
s
t
=
0.78m
2s
=0.39m/s.
(2)①由图知A与D间有3个间隔,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t=3×0.1s=0.3s.
②由图可知,A与D间的距离s=32cm=0.32m,则平均速度
.
v
=
s
t
=
0.32m
3s
≈0.11m/s.
③图上每相邻两幅照片的时间间隔t相等,由图可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相邻两幅照片间的距离s越来越大,由v=
s
t
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1)v=
s
t
;刻度尺和秒表;0.39;
(2)3;0.11;大.
点评:本题通过斜面小车实验来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速度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由图2求出小球的运动时间t、路程s,然后由速度公式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华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已有的器材是小车、斜面、金属片等,他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刻度尺和
停表
停表
. 根据如图所示,填写下列表格.

通过AB段
的时间/s
在AB段的平均速度/(m?s-1 通过BC段
的时间/s
在BC段的平均
速度/(m?s-1
通过AC段
的时间/s
在AC段的平均
速度/(m?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所测纽扣的长度是
1.10
1.10
cm.如图2所示,小丽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的示数如图2,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
218.3
218.3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可以获取两物体运动情况的信息有:
(1)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

(2)两物体都做
匀速
匀速
运动.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
218.4(3min38.4s)
218.4(3min38.4s)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届河南郑州市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1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所测纽扣的长度是______cm。如图2所示,小丽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的示数如图2,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_____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08-2009学年沪粤版八年级(下)物理单元检测题(2) (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1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可以获取两物体运动情况的信息有:
(1)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   
(2)两物体都做    运动.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