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7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暑假中小明参加学校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野外生存的很多知识和技能。其中之一是用影子辨别方向。如图所示,将一根直杆竖直插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杆的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在轨迹上找出其中距O点最近的点A,则OA所指示的方向就是  (选填“东”“西”“南”“北”)方向,这一判断应用的光学知识是           



南  光沿直线传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根据图6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两杠杆支点分别为O1、O2则它们对应的杠杆分别是

A.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C.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D.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李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选填“大”或“小”),表明其气密性差。小李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2)小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其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他改变图乙中金属盒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3)小李应该比较图                   ,得出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                           
(4)小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年湖州竞赛题)有茶色玻璃的汽车内的人能看到车外的人,而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内的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1)车外射入的光线要被茶色玻璃吸收一部分,车内的人受到较弱的光照射;

(2)车外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比车内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强;

(3)车内比车外暗,车内人的瞳孔张开得比车外大。

A.只有(1)(2) B.只有(1)(3) 

C.只有(2)(3)   D.(1)(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年上海竞赛题)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H处有一激光束,水池内无水时恰好中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知L=H。现向水池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   )

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速度

B.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速度

C.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速度

D.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一些高楼大厦表面用许多大块的镀膜玻璃做外墙面(俗称“玻璃幕墙”)。在大楼外面的人,白天看这些玻璃,感觉它们好像一面面的镜子,能看到楼外景物的像,却看不到大楼里面的景物。在大楼里面的人,通过这些玻璃,却能看到楼外的景物。请你对楼外面的人白天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有的轿车的观后镜是用平面镜做成的,而有的又是用凸面镜做成的,请说明其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0“学而思杯”竞赛)作图:是发光体,是它通过凸透镜成所的像.请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并找出焦点(一个即可)

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6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学校的环保小组设计并进行了河水含沙量的研究。

第一阶段是理论分析:分别以ρρρ泥水表示水、泥沙、泥沙水的密度,以x表示每立方米泥沙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称做含沙量),导出了ρ泥水ρρx的关系式;然后作出了泥沙水的密度ρ泥水、水随含沙量x变化的图象。

第二阶段是实验验证:在一个量筒里放入一定量干燥的黄土,再倒入一定量的清水,计算出含沙量x,并测出泥沙水的密度ρ泥水;接着再多次加入清水配制成不同密度的泥沙水,进行同样的计算和测量,由此得出ρ泥水x的多组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作出了表示泥沙水的密度与含沙量关系的ρ泥水x图象。他们惊喜地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第三阶段是实际测量:在一次山洪冲刷地面时,他们采集了40 L的水样,称出其总质量为40.56kg。.此前己经测出干燥的泥沙的密度ρ=2.4×103 kg/m3,于是求出了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

(1)请你参与环保小组第一阶段的工作,与他们一起导出ρ泥水ρρx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作出泥沙水的密度ρ泥水随含沙量x变化图象的草图。

 (2)请你参与环保小组第三阶段的计算工作,求出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