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示意图,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再取和蜡烛A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像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把蜡烛B撤掉以后,发现蜡烛的像的火焰消失
B.为了使像更加清晰,实验时可以用手电筒照亮蜡烛B处
C.将光屏放置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在光屏上可找到蜡烛的像
D.若将蜡烛A以3cm/s的速度靠近玻璃板,2s后像与板相距4cm

分析 (1)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物体越亮,像清晰;
(3)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4)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 解:A、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若把蜡烛B撤掉以后,蜡烛A的像仍然存在,故A错误;
B、物体越亮,像清晰,故为了使像更加清晰,实验时可以用手电筒照亮蜡烛A处,故B错误;
C、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将光屏放置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在光屏上不能找到蜡烛的像,故C错误;
D、若将蜡烛A以3cm/s的速度靠近玻璃板,2s后蜡烛移动的距离为6cm,蜡烛与板的距离为10cm-6cm=4cm,因为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像与板相距4cm,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只要掌握扎实,牢记相关的知识,答案不难得出.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有效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请根据人造连通器--船闸的示意图,说明船从上游驶向下游时船闸的工作原理.答:当有船需要经船闸从上游到下游时,首选要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B,使上游水道和闸室构成一个连通器,当闸室水面和上游水面相平后,打开闸门D,船平稳驶入闸室;当闸室水面和下游水道的水面相平后,打开闸门,船就可以驶向下游.
(2)潜水员到三峡库区20m深处,若他身体表面积约为2m2,他受到水的压力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7.画出图中光线透过透镜后的光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同学们利用长方体物块A和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完成以下问题:

(1)分析图1中实验数据,丁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1N;
(2)分析图中甲图到丙图,说明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分析丁图、戊图,说明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实验中,另一小组同学做出了弹簧秤的拉力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的图象,从图2中可知,当物体所处深度为6cm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0.7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重为1.2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它受到的浮力为1.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一辆卡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50.4km/h的速度均匀行驶,其正前方有座山,在汽车鸣笛后,又过了2s听到回声,则司机听到回声时距高山326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同学们在家庭实验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关于他们成的像说法正确的是(  )
A.
针孔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景物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成像
B.
潜望镜--在水面下观察到水面上物体的实像,是光的反射成像
C.
昆虫观察箱--可同时观察到昆虫的背面和下面的虚像,是光的折射成像
D.
自制照相机--可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远处树木的实像,是光的折射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透过红玻璃看蓝纸呈黑色,这是因为(  )
A.红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又被蓝纸全部吸收
B.蓝纸反射的光透过红玻璃与红玻璃发出的红光混合成黑色
C.红玻璃将蓝光全部反射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
D.红玻璃几乎全部吸收掉蓝纸反射的色光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6.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像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