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现象都蕴藏着物理学的知识,例如:饭碗底部通常是向内凹的,若其底部外圈非常平整,沾水放在较光滑的桌面上,如果平推,很易推动,是因为接触面比较光滑,摩擦力较小.但若竖直向上拿,则好像“粘”在桌面一半很难拿起,是因为碗受大气压的作用.

分析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2)吸盘,覆杯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都是大气压的作用,都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

解答 解:碗底沾水放在较光滑的桌面上推动,其接触面粗糙程度较小,摩擦力较小,所以很易推动;
沾水的碗放在光滑的桌子上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饭碗紧紧压在桌面上,所以很难拿起来;
故答案为:摩擦力较小;碗受大气压.

点评 识记大气压存在的例子,避免大气压看不见摸不着而导致在应用中想不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他在依图甲所示完成教材中的探究任务后,又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继续进行探究如图乙所示.他的困惑是:在图乙中杠杆已经平衡的情况下,不知道怎样测弹簧拉力的力臂.

(1)请你在图乙中帮小明作出弹簧拉力F对支点O的力臂.
(2)实验结束后,通过图甲与图乙两次实验对比,小明找到了他在图乙实验中相对于图甲实验中的不足之处,请问你看出来了吗?请你写出一条关于小明在图乙所示实验中的不足之处:当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倾斜时,力臂不在杠杆上,不好确定力臂的大小.
(3)小明若将支点O移至杠杆一端,如图丙所示,他发现实验结果与前两次实验所得结论不一致,那么,你知道原因吗?原因可能是:杠杆的自重影响了测量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语句中加点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可以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underset{轻}{•}\underset{舟}{•}\underset{已}{•}\underset{过}{•}\underset{万}{•}\underset{重}{•}\underset{山}{•}$
B.小小竹排江中游,$\underset{巍}{•}\underset{巍}{•}\underset{青}{•}\underset{山}{•}\underset{两}{•}\underset{岸}{•}\underset{走}{•}$
C.满眼风波多闪灼,$\underset{看}{•}\underset{山}{•}\underset{恰}{•}\underset{似}{•}\underset{走}{•}\underset{来}{•}\underset{迎}{•}$
D.两岸青山相对出,$\underset{孤}{•}\underset{帆}{•}\underset{一}{•}\underset{片}{•}\underset{日}{•}\underset{边}{•}\underset{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正常运动的客车速度是20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  )
A.客车每秒钟运动的速度是20m/sB.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20m/s
C.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20mD.客车通过的路程是2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某型号电水杯铭牌标有“220V  400W”字样,其中“220V”的含义是:额定电压是22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货箱重物匀速提升,如果拉力为350N,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如果将物体提升2m,拉力做功1400J
B.物体升高1m,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为350J
C.物体以1m/s速度匀速上升,拉力的功率为1050W
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感受身边物理,质量是200g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只铅笔B.一张课桌C.八年级物理课本D.一名八年级学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热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时水会结冰,这时水不具有内能
B.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C.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
D.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4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概括有关实验结论.
烧杯号液体质量/m初温/.C末温/.C加热时间/min
1300203012.3
215020306.2
3煤油30020306.1
4煤油30020253.1
(1)比较1号烧杯和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2)比较1号烧杯和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3)比较3号烧杯和4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液体升高的温度有关.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5)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