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词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作图题

请在线框内画出图示电路对应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八年级上学期12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音乐会上正在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的________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_________传到观众的耳朵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八年级上学期12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相同的力敲打不同的铜钟,能发出________不同的乐音, 用不同力度敲打同一个铜钟,发出声的_________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八年级上学期12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不变,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增加,密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八年级12月单元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当物体在图中A点位置移至B点位置时,物距u (选填“变远”或“变近”),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图,甲、乙是镜头焦距不同的四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景物。我们可以判定,在图中,照片 是用相机甲拍摄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八年级12月单元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发现红外线的存在。实验中,为了增加实验的呈现效果,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

A.在三棱镜放一张红色的滤色镜

B.将白屏换成红色的

C.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

D.再增加一只三棱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八年级12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其中甲为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点燃的蜡烛,乙为所成的像,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

(2)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_________。

(3)实验中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

(4)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5)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玻璃板既能反射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点,是为了能确定____________。此时需拿一支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直到看上去它跟________(选填“甲”或“乙”)完全重合。

(6)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7)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甲的像(填“能”或“不能”)。

(8)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