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人亡的原因是( )

A. 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 鸟飞行的速度很小

C. 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

D. 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 【解析】【解析】 以飞机为参照物,在相等的时间里,由于飞机飞行速度很大,鸟与飞机间的相对速度就很大,小鸟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所以鸟与飞机相撞引起事故.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作图题

请完成凹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1)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2)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由此反向延长,可作出入射光线。 光路图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投影幕布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投影幕布上发生了_____;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_____;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的办法来使它液化后储存在钢罐里的.

漫反射 直线传播原理 压缩体积 【解析】漫反射的特点是能让各个角度的人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漫反射;直线传播原理;压缩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一、二章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________m/s,当t1=5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__m。

30 450 【解析】【解析】 由图得出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t=55s时,甲车行驶的路程s甲=1650m,v甲===30m/s; 由图得出行驶20s时甲车追上乙车,甲乙相遇后再经过30s,甲车行驶了1500m﹣600m=900m,乙车行驶了1050m﹣600m=450m, 两车相距△s=900m﹣450m=45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一、二章 单元测试卷 题型:多选题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 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

C. 小车通过s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1的平均速度

D. 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BC 【解析】小车由静止沿斜面做加速运动,所以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所以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小,故A错误,B正确。 小车通过s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1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 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答案为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小明家用燃气灶烧水时,把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0.02m3的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为q=8.4×107 J/m3.求:

(1)水吸收的热量____;

(2)0.02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____;

(3)燃气灶烧水时的效率_____?

6.72×105J 1.68×106J 40% 【解析】(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2kg×=6.72×105J,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Vq=0.02m3×8.4×107J/m3=1.68×106J; (3)燃气灶的效率:η=×100%=×100%=40%.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6.72×105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_____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____.

负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析】自然界中,凡是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一定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凡是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一定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所以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且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是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

B. 一杯热水,放一阵子变凉了

C. 用锤子敲打铁丝时,铁丝发热

D.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

B 【解析】【解析】 A、冬天,两手相搓,是摩擦生热现象,是通过摩擦做功的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大,不合题意. B、一杯热水,放一阵子变凉了,是热水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属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C、用锤子敲打铁丝时,对铁丝做功,使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合题意; 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压缩空气做功,使气筒壁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3-15章综合测试卷题 题型:实验题

小明同学探究了“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时又探究了“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他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你认为研究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应选用________(选填“甲”或“乙”)组器材。

(2)观察甲、乙两图,除了图中相同的器材,还要用到的相同器材是________。

(3)秒表是用在________(选填“甲”或“乙”)组实验中。甲组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乙组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4)购买一盒薯片,设计实验估测薯片的热值,应选用上述______(选填“甲”或“乙”)组来进行测量,然后将实验结果与包装盒上注明的薯片的热值进行比较,结果是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

乙 天平 甲 加热时间 升高温度 乙 偏小 薯片放出的热量不能被水完全吸收(或薯片不能完全燃烧) 【解析】(1)因为是研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所以应使用不同的燃料,故选乙组器材; (2)观察甲、乙两图,物质的质量都必须相等,所以还要用天平称量质量,即要用到相同的器材是天平; (3)甲组实验是通过加热时间的多少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所以秒表用在甲装置中;乙组是通过水温升高的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