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麻江县至贵阳的高速公路上,轿车司机上午8时正,在高速公路甲地看见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时30分,问:

(1)轿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需要用多少时间到达贵阳?几时几分到达贵阳?

(1)轿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90km/h; (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需要用45min到达贵阳,上午9时15分到达贵阳. 【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示中可知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平均速度; (2)从图示中可知从乙地到贵阳地的路程75km和最大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到贵阳的时间; 【解析】 (1)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达标检测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密度的应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航天飞机用密度较大的新材料制成,减轻质量

B. 拍摄影视剧房屋倒塌镜头,常选用密度大的材料做道具,更逼真形象

C. 气象工作者利用密度小的气体制造探空气球,采集气象资料

D. 食品工业中无法通过测量牛奶的密度鉴别牛奶的优劣

C 【解析】航于飞机所用的材料是密度较小的物质,这样可减轻自身的质量,故A错;在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质量越大,对人的伤害越大,所以影视剧中的道具常用密度较小的材料来做,故B错;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气体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越容易升空,故C正确;测量出牛奶的质量和体积后,可通过计算密度来判断牛奶的优劣,故D错;应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作图题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MN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解析】先作出物体MN的端点M、N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M′、N′,连接M′点和N′点,即为物体MN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中学生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共走了5000步,则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0.2h B. 0.7h C. 1h D. 1.5 h

B 【解析】中学生的步幅在50cm=0.5m左右,学校到家的距离约s=5000×0.5m=2500m,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在v=1.2m/s左右;因为v=,所以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约t==≈2000s=0.56h.故B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弯折如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D 【解析】筷子发生弯折,这是因为筷子上的光经过水面会发生折射,水下面的光经过水面折射后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所以正确的光路图是D选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关系.

(2)实验时,小明应在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蜡

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C,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大小 A 不变 不能 【解析】(1)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平面镜成像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要观察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应在A侧透过玻璃板观察; (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4)光屏能接收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则选项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s﹣t图象的是(  )

A. B. C. D.

C 【解析】A选项,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静止,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选项,表示物体匀速运动一段时间后静止,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选项,s﹣t成正比关系,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符合题意,故C正确。 D选项,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运动的路程越来越少,直至减小为0,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一、二章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襄樊大道”是襄阳市为纪念襄樊这个曾经的历史名称而命名的又一条景观大道,全长约6千米,如果公交汽车在“襄樊大道”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小时,那么公交汽车跑完全程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min。

12 【解析】已知景观大道全长s=6km,公交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30km/h, 由可得,公交汽车跑完全程需要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 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D. 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解析】【解析】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误;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 C、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看到的是由分子组成的水的运动,水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C正确; D、尘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尘粒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