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放映电影、幻灯机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 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李华在湖边观鱼(如图),这条鱼的实际位置在 点处,但李华所看见的鱼却是在 点处(选A或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河南省平顶山市九年级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火车的车厢后面有两间厕所,只有当两间厕所的门都关上时(每扇门的插销相当于一个开关),车厢中的指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指示牌就会显示“厕所有人”字样,如图所示,提醒旅客厕所内都有人.你认为最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恩施州利川市初二段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琴弦 发声,吉他手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八年级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德化盛产陶瓷,小李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 g.

(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

b.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 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为 g/cm3.

(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下面是小李同学和小张同学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李同学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2)小张同学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3)请你对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估,按 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

(4)如图是按小张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倒出油的体积/cm3

油的密度/(kg•m﹣3)

34.1

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伊犁州伊宁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在的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3)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是 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 B.15cm C.10cm D.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初二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的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肇庆市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