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30dm3 B. 60dm3 C. 100dm3 D. 120dm3

B 【解析】人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根据ρ=m/V的变形公式即可求得。 估计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为60kg,密度为ρ=. 计算,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东阳山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R1=20Ω,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6V和0.5A. 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___;

(2)电阻R2的阻值____.

0.3A 30Ω 【解析】【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1)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0.3A;(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2的电流:I2I﹣I1=0.5A﹣0.3A=0.2A,电阻R2的阻值:R23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提优试卷 题型:填空题

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cm,14.71cm,14.92cm,14.73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

1mm 14.92cm 14.72cm 【解析】【解析】 (1)从测量结果看,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2)观察五次测量结果,14.92cm的准确值与其他四次不同,因此是错误的; (3)物理书长度的平均值为: ≈14.72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D31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苏州,自北京到苏州铁路长1225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济南到南京所用的时间为_____;

(2)求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中途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s,已知列车全长360m.求:

①该大桥的长.

②火车全部在该高架桥上的时间.

③坐在车上的一名乘客通过大桥的时间.

(1)3h42min;(2)150km/h;(3)①1800m;②48s;③60s. 【解析】(1)由表知D315次列车10:56从济南出发,14:38到达南京,列车的运行时间为; (2)由表知D315次列车8:22从北京出发,16:32到达苏州,则列车的运行时间为: ;北京到苏州的路程s=1225km,列车的平均速度: ; (3)①由得火车通过高架桥行驶的路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物理试卷 题型:简答题

马铃薯中所含的淀粉的百分率与它的密度有关,其密度越大,所含淀粉的百分率越高,具体关系如表:

马铃薯收购员在以质论价时,采取了这样简单的办法,先把洗净的马铃薯样品用弹簧秤称一称,然后再将这些样品放在水中用弹簧秤称一称,两次称量的结果差值越小,他评的收购价越高,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说明他这样做的道理.

根据称重法可知:两次称量的差值就是样品受到的浮力,差值越小,即浮力越小,由F浮=ρgV排可知:样品体积越小;对于样品相同重力时,由ρ=可知:体积越小,密度越大.分析图表数据可知,密度越来越大,淀粉含量越高,所以收购马铃薯时,通过比较两次称量的差值,可以判断淀粉含量的高低,则两次称量的差值越小,马铃薯的密度越大,淀粉含量越高,收购价格越高. 【解析】根据称重法可知:两次称量的差值就是样品受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7•云南卷)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 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C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100m=300m,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A错误;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30s内通过的路程为300m,甲的运动速度为v===10m/s,故C正确;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 (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

A. 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B. 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C. 只有一个虚像 D. 只有一个实像

D 【解析】①按题意,AB在凸透镜右侧距离透镜2f处成一个倒立的等大的实像. ②由于成像后的光线是射向右下方的,所以不能在平面镜上成像(平面镜只在主光轴的上方),所以只能成一个实像. ③如果平面镜足够大,则“AB在凸透镜右侧距离透镜2f处成一个倒立的等大的实像”又会在平面镜上成一个等大的虚像,平面像反射后的光线又会经凸透镜成一个缩小的倒立的实像(成在凸透镜左侧f与2f之间.此时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题2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某城市开发区使用的“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光电池板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B. 照明灯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C. 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 蓄电池夜晚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解析】A. 光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 照明灯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故B错误; C. 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 蓄电池夜晚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七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第三次质检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侧调节.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_____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杠杆水平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3)同学们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丙所示,小丽在C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_____.

(4)通过交流,同学们认为(3)问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不变,OC长L,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30°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_____.

右 1 便于测量力臂 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零杠杆无法平衡 1/2FL 【解析】(1)由图知道杠杆的右端上翘,所以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2)设一个钩码为G,一格的长度为L;当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5G×2L=2G×nL,解得:n=5,故应该将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5-3=2格;实验过程中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时,力臂在杠杆上,这样便于测量力臂; (3)由图将杠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