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4?高港区二模)为了研究光的传播,我们引入了“光线”,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通过小灯泡的亮暗,分辨电流的大小

B.通过磁感线研究磁场的分布

C.通过水流来学习电流

D.通过扩散现象感知分子的运动

 

B

【解析】

试题分析:光线实际不存在,是人们为了形象的描述光的传播规律而假想出来的,是“模型法”.

【解析】

A、电流的大小无法直接观察,但灯泡的亮暗能够直接观察,通过比较灯泡亮度的变化间接知道电流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磁感线实际不存在,是人们为形象地描述磁场分布而假想出来的,属于建立模型法.此选项符合题意;

C 水流、电流都客观存在,水流能看到,电流无法直接观察,但两者的形成有相似之处,研究方法是“类比法”.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分子的运动一般不能直接感受到,但扩散现象却可以直接感受到,用直接感受到的扩散现象间接知道了分子的运动,采用的是“转换法”.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1.5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和平区二模)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联成了千姿百态的云,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冰晶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 B.小冰晶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

C.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吸热 D.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一章1.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株洲)希格斯和恩格勒两位物理学家分享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因为他们成功预测了(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上帝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一章1.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乌鲁木齐)下列哪个规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

A.欧姆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 C.焦耳定律 D.阿基米德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一章1.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咸宁)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常用的一种物理方法.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现象:轻质球a、b靠近时相互吸引 推测:a、b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现象:一滴墨水扩散到整杯清水中 推测: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变为彩色光 推测:白光不是单色光

D.现象: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 推测: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章2.4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南开区三模)一段路程长为s,一辆汽车通过前s时速度为V1,通过后s时速度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V1+V2) B.(V1+V2)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六章6.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齐齐哈尔)2014年2月7日第22届冬奥会在索契开幕,我国冰壶运动员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取得了优异成绩,有关冰壶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用力将冰壶推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运动员蹬冰脚的鞋底是由橡胶制成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推出的冰壶在冰面上继续滑行是由于受到惯性作用

D.运动员刷冰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二章2.4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北京一模)如图所示.一只天鹅在空中直线飞翔,现取天鹅连续飞行图中的三段路程,并记录下这三段路程的运动时间,则由速度公式可得天鹅在第3段路程中平均速度( )

A.10m/s B.15m/s C.20m/s D.7.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六章6.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天津)将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和橡皮塞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使用时瓶内装入液体,瓶口密闭,通过细玻璃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可验证的是( )

A.阿基米德原理 B.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C.力可以使固体发生微小形变 D.液体温度变化体积也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