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00_____,一个成年人质量大约是60_____.2t=2000_____.

g kg kg 【解析】【解析】 一袋方便面的质量在10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100g左右; 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成年人的质量比中学生大一些,在60kg左右; 因为1t=1000kg,所以2t=2000kg. 故答案为:g;kg;k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同步检测题 含答案 题型:填空题

用电阻箱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电路设计举例: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S1,调节滑片P,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滑片P不动,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读出电阻箱连入的阻值为R0,则Rx的表达式为Rx=________。

R0 【解析】设电源电压为U,闭合S、S1,调节滑片P,读出A表示数I,则Rx两端的电压为IRx,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IRx;断开S1,闭合S2,滑片P不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调节电阻箱,使A表示数仍为I,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变,仍为UIRx,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变阻箱两端的电压为U (UIRx)=IRx,读出电阻箱连入的阻值R0,由欧姆定律可知RxR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焦耳定律》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金属导体如铝在-271.76 ℃以下,铅在-265.95 ℃以下时,电阻就变成了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假如白炽灯的灯丝、电动车内线圈、电饭锅及电熨斗内部电热丝都用超导材料制作,当用电器通电时,假设这些导体的电阻都变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炽灯仍能发光且更省电 B. 电动机仍能转动且效率更高

C. 电饭锅仍能煮饭且效率更高 D. 电熨斗仍能熨烫衣服且更省电

B 【解析】试题分析:如果没有电阻,白炽灯将不能发光,电饭锅与电熨斗都是利用电阻丝发热来工作的,如果没有电阻它们将都不能工作,故ACD错;电阻越小,是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越小,转化成的机械能越多,效率越高,故D正确;应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几种测量工具中,哪种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

A. 刻度尺 B. 弹簧测力计

C. 天平 D. 温度计

B 【解析】常用测量力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测量长度,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物理八下 第6章  6.1 物体的质量 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暑假,小红买了一盒巧克力去旅游,由于气温过高,巧克力有些融化了,形状发生了改变,巧克力的质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是因为质量是指物体所含_____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

不变 物质 属性 【解析】【解析】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巧克力有些融化了,形状发生了改变,巧克力的质量将不变,这是因为质量是物体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物理八下 第6章  6.1 物体的质量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2017秋•兴化市校级期末)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无法确定

B 【解析】【解析】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把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从地球上带到月球上,是位置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仍是50kg。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综合题

在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像距V、焦距f在数值上满足的关系.小花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发现,保持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为45cm不变,只改变凸透镜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两个清晰的像,将凸透镜从成第一个像的位置向蜡烛移动15cm得到第二个像.她通过分析得出第一个像与蜡烛相比是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第二次成像时物距为__cm.如图,A′B′是物体AB的像,试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并画出凸透镜_________ .

缩小 15 . 【解析】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物距u、像距v、焦距f满足,由题知u+v=45cm, 所以第一次成像时,物距为u,像距为v=45cm﹣u;第二次成像时,物距u′=u﹣15cm,像距v′=60﹣u, 则: ; ; 两式联立,解得:u=30cm f=10cm.v=45cm﹣30cm=15cm, 将凸透镜从成第一个像的位置向蜡烛移动15cm得到第二个像,这说明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近视眼需要戴一副由凸透镜片做的眼镜来矫正

A 【解析】 试题分析: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幻灯机、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是虚像.故B错误;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是实像.故C错误;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戴一副凹透镜来矫正,故D错误;故应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用焦距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逐渐向____移动.

(2)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①______________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5

②____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正立、放大的虚像

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 ③____.

(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____________(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4)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较暗 上 倒立、缩小的实像 30 放大镜_ 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 【解析】(1)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环境应该比较暗,这样成的蜡烛的像更加清晰;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 (2)由数据知,当物距为30cm时像距为15cm,此时物距大于像距,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实际应用是照相机; (3)若遮住凸透镜的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