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
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
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是冰晶是凝固形成的

分析 (1)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需要放热;
(2)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需要吸热;
(3)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需要吸热;
(4)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需要放热;
结合物态变化的特点逐一分析后,选择正确答案.

解答 解: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是厨房内的水蒸气遇到镜片后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后,附着在镜片上形成的,这是液化现象,此项描述正确;
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是房间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内的较低温度后,放热液化成的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此项描述正确;
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是冰块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是熔化现象,此项描述正确;
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是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不是凝固形成的,此项描述不正确.
故选AB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物态变化,要熟记物态变化时的特点不能混淆,并能分析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业水平模拟试卷(一)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弹簧秤的测量范围内,弹簧秤下面挂一个钩码时长度为6厘米,挂2个钩码时长度为7厘米,挂4个相同的钩码时,弹簧秤的伸长是( )

A. 8厘米

B. 7厘米

C. 9厘米

D. 4厘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应该选用的器材是刻度尺和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发生的现象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
A.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会看到水流靠近梳子
B.冬天摩擦双手使手变暖和
C.秋冬干燥季节,脱毛衣时会看到电火花
D.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电流是由于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一列队伍长50m,其行进的速度是18km/h,经过一座全长100m的桥,当队伍通过桥时,需要的时间为3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一个额定电压是2.5V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8Ω,小明想测量它的额定功率.实验室与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规格分别为“10Ω 1A”和“5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2个,导线若干.
(1)小明设计了图甲所示电路,图乙是小明根据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不亮,经检查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乙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2)为了完成实验,他选用规格为50Ω0.5A的滑动变阻器.
(3)小明正确连线后,继续实验,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示数超过量程,取下灯泡,两表的指针位置不变.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断路.
(4)排除故障后,开始实验.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0.32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8W.
(5)实验结束后,小明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滑动变阻器的AP部分比PD部分热,这是因为AP部分电阻PD部分大,根据焦耳定律,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AP部分电阻PD部分产生的热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王没有将地面上的箱子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用抽水机抽水,利用了大气压强
C.飞机腾空而起,利用了机翼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D.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利用了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质量、形状相同的铝线框A和塑料线框B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并经过某一磁场区域(“×”代表磁感线垂直于纸面向里).不计空气阻力,两线框落地时具有的动能分别为EA和EB.对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线框A经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一直有电流
B.铝线框A只有完全进入磁场区域内才有电流
C.EA大于EB
D.EA小于E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