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在机械制造中有一个给大飞轮定重心的工序,该工序的目的是使飞轮的重心发生微小的位移,以使它准确位于轴心上.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80kg、半径为R=0.6m的金属大飞轮可在竖直平面内绕轴心(图中两虚线的交点)自由转动.用力推动一下大飞轮,飞轮转动若干周后停止.多次试验,发现飞轮边缘上的标记F总是停在图示位置
(1)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初步确定飞轮重心P可能在图中A
A.轴心正下方的某一位置
B.轴心左侧的某一位置
C.轴心右侧的某一位置
(2)工人在飞轮边缘上的某点E处,焊接上质量为m=0.4kg的金属后,再用力推动飞轮,当观察到每次推动飞轮后,飞轮边缘上的标记F可以停在任意位置的现象时,说明飞轮的重心已调整到轴心上了
(3)请在图中标出E的位置.

分析 (1)转动物体静止时,重心应在最低处,由题目中的条件可确定出重心的大致位置;
(2)若重心在转轴处,则物体最后静止时F可在任意点,由此可知答案;
(3)焊接金属的目的是为了让重心回到转轴处,则应焊在重心所在的直径的最外侧.

解答 解:(1)重心在最低点时,飞轮才能静止,因每次F都与转轴在同一水平面上,则说明重心应在轴心的正下方,故选A.
(2)如果重心在轴心处,则飞轮停止时,飞轮可以停在任意位置,即F可能出现在任意位置,
故答案为:每次推动飞轮后,飞轮边缘上的标记F可以停在任意位置;
(3)焊接金属块的目的是为了让重心上移,则金属块应焊在重心与轴心的连线上,并且焊接的位置在重心的上端,故E点位置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A;
(2)每次推动飞轮后,飞轮边缘上的标记F可以停在任意位置;
(3)E的位置如上图所示.

点评 此题将稳度与杠杆平衡条件联系在一起考查相关的知识点,有一定的拔高难度,需要我们对重心及转动的性质有足够的了解才能顺利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小华做测量某种金属零件密度的实验.
(l)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指针稳定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测量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乙)所示,零件的质量是7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是皮球落地后弹跳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A、B是同一高度的两点,则A点的重力势能等于B点的重力势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点的动能大于B点的动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初二(1)班同学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同学们在白色光屏可以看到多种色光,图中所示最上面的色光是紫光;最下面的色光是红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物理学中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探究像物大小关系时,在镜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然后拿另一支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乙在镜的后方竖立着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乙跟点燃蜡烛甲镜后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乙也好像被点燃了,则蜡烛乙所在位置即为镜前蜡烛甲的像的位置.这里在寻找、确定像时用的研究方法叫等效替代法;为了能看到蜡烛 乙在镜后的移动从而确定蜡烛甲的虚像,实验时镜子应选用玻璃板( 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
②在探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关系时,多次改变蜡烛甲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每次蜡烛甲和蜡烛乙到镜子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则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甲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多次进行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由表中数据可知,每次两个距离都不相等,原因可能是测量距离时有误差.(写出一条即可)
实验次数蜡烛到镜的距离u/cm像到镜的距离v/c m
第一次5.505.55
第二次8.008.10
第三次10.0010.15
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时,移去蜡烛乙,并在其所在位置处放一光屏,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时,人的眼睛应该在玻璃板前.(选填“前”或“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中,接近实际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为60℃B.水的比热容为4.2×10 3J/(kg•℃)
C.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5A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小桥小组的同学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所用器材有:标有“3.8V”字样的待测小灯泡、电压恒为6V的电源、标有“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开关及导线若干.

(1)该实验的原理是R=$\frac{U}{I}$.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小桥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将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再闭合开关,移动一段滑片,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示数但灯泡不亮,则可能的原因是灯泡实际功率太小.
(3)分析原因后,闭合开关,记录下一组数据,然后从大到小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并将正确操作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填入下表.
实验序号电压表的示数U/V电流表的示数I/A小灯泡的电阻R/Ω
12.00.20
22.5
33.00.25
43.80.30
54.50.32
①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如图丙所示,为0.22A;通过上表数据,可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7Ω(保留一位小数),还可以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14W.
②若小灯泡两端最大可加的电压为4.5V,为保证电路中各元件的安全,参照小桥的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允许的变化范围是20.0Ω~4.7Ω(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在“探究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的实验中,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选填“手机”或“音叉”)放在广口瓶中,再把瓶内的空气抽出,随着向外抽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选填“逐渐变小”、“逐渐变大”或“保持不变”),实验中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把瓶内空气完全抽出,因此这是一个理想化的实验,你不能(选填“能”或“不能”)通过此实验直接得到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而是在此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法(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科学推理法”)得出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