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将天平标尺上的游码移至右端,再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B.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C. 用细线系着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石块的体积V

D. 用公式ρ=m/V算出石块的密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重庆市江津区四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0 ℃的冰块内能一定为0 D. 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四章光现象中考测试卷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日食和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最有说服力的自然现象,日食的影子在地球上,月食的影子在月亮上。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光源是_______;发生月食时,_______挡住了太阳;发生日食时,________挡住了太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六章质量和密度中考练习题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禾测量某液体密度时,先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好天平的平衡,然后进行以下测量:

①如图甲所示,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1,记录在表格中.

②如图乙所示,向瓶中倒入适量液体,测出瓶与液体的总质量m2,记录在表格中.

③如图丙所示,将瓶中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记录在表格中.

(1)请完成表中数据的填写.

物理量

空瓶的质量m1/g

瓶与液体的总质量m2/g

液体的体积V/cm3

液体的密度ρ/g•cm3

测量值

15

_______

20

______

(2)小禾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了第二种实验方案,依次测出瓶和液体总质量M、倒入量筒中的液体体积V、瓶与瓶中剩余液体质量m,请用上述物理量符号写出计算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ρ=___________.

(3)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的测量误差更_______一些(选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六章质量和密度中考练习题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单位及单位换算:海洋中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20t= ______kg;某位九年级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104_____;我们教室中地板所用的大理石密度约为2.7×103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六章质量和密度中考练习题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A. 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

B. 用液体氢作为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

C. 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

D. 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中考测试卷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作图题

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中考测试卷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一)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分析表格中的各项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cm

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1

60

26

缩小

2

36

36

等大

3

30

45

放大

4

18

/

不成像

/

5

10

/

放大

A、由表格中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B、在第1次实验中得到的像,跟_______(填一种光学器件)所成的像是类似的。

C、图中当把蜡烛放在A处时,光屏C上呈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果把蜡烛放在C处,那么像将会呈现在________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